民国时期党际关系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6 08:15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党际关系嬗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中国政党 党际关系 多党竞争 多党合作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的党际关系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从多党竞争到国共合作,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党际关系一直是中国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党良莠不齐,党际关系纷繁复杂。资产阶级、地方官僚等为参与民国政治纷纷建立政党。但是不同的人建党的目的也是大相径庭的,或是为了国家利益,或是为了自身利益,更有甚者连组党的目标都不明确,却也投入了当时此起彼伏的组党热中。可以说这是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民初的政党政治如昙花一现,最终失败了。但是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政治与党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20年代的多党竞争失败后,国内的各政党中,唯有国民党和共产党是真心革命的政党。第一次国共合作一改之前党际合作中或联合、或合并的方式,,实行党派合作方式,这种新鲜的尝试推动了大革命的到来,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也为中国历史今后的走向提出了问题。所以,寻找一个党派间合作的契合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使国家陷入分裂之中,日本趁虚而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内各党派、各阶层、各界爱国人士,在民族危机面前选择合作,共同抵御外辱。在党际合作发展的过程中,中共逐渐取得了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开创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党派合作制度的先河。 战后,中间党派一度异常活跃,他们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中间党派所倡导的道路走的十分艰难,先是蒋介石拉拢利用,而后又取缔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给中间党派以当头棒喝。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中共和平民主的政党政策就受到了民主党派的欢迎与支持,多党合作的党际关系的确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抗日战争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互动关系[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宋连胜;陈向东;;论中间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J];阴山学刊;1986年01期

3 徐山平,赵凌宇;战后中间道路评议[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刘建国;抗战初期中间党派对国共两党的态度[J];历史教学;1998年05期

5 廖大伟;;论抗战时期中间党派政治态度的转变[J];安徽史学;1987年03期

6 闻黎明;皖南事变时期的中间党派——关于中间势力的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04期

7 兰芳;1939年中间党派的宪政提案评述[J];历史教学;2002年07期

8 张荣华 ,于志亭;近年来中国民主党派研究述要[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9 张勤,朱超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10 温梁华;民国时期的云南高等教育[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5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7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媛媛;民国时期党际关系嬗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9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