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3:10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贝登堡 童子军运动 民国时期 安徽 “党化”色彩


【摘要】:纵观民国历史,“童子军”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并不算低,关于童子军的介绍和报道存在于民国时期的诸多报刊杂志中。上海、江苏、北京、武汉等童子军事业发达地区,童子军报道更是频繁。当今学术界关于童子军的研究,也多集中于上述童子军事业发达的地区。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由于经济欠发达等因素,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事业一直“未曾达到发达之境地”,关于安徽童子军的研究和报道也是鲜少。在现今安徽民国史研究中,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关于安徽童子军未曾有过任何专门性的研究性成果。因此,可以说童子军是安徽民国史研究中一个陌生而新鲜的课题。民国时期安徽童子军运动产生于世界童子军运动的大潮流中,特别是在中国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和推广下,安徽及全国各地童子军运动陆续开展起来。1919年3月,安徽首个童子军团成立于安徽省立第一模范高等国民小学校。随后,省内各地童子军队伍缓慢而又艰难地相继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强力管制,促使安徽童子军严重“党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安徽童子军的发展。安徽童子军的地方组织机构经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安徽省党务整理委员会训练部、安徽省童子军总理事会、安徽省各县童子军理事会、安徽省童子军支分会等,在安徽童子军历史的不同时期曾扮演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作用。小队、中队和团三种组织是安徽童子军的基础编制,童子军一切活动均离不开这三种组织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此外,安徽童子军的徽章、制服、旗帜、登记以及经费,均在不同方面显现了安徽童子军的组织与管理情况。安徽童子军教育者非常重视童子军训练,采用各种方式积极培养童子军师资,积极组织和带领童子军参加各种活动,如户外活动、社会服务、对外交往等,丰富多彩,促进童子军教育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童子军和童子军教育者的坚持努力下,安徽童子军事业取得不小的成绩,在全国童子军运动中也不逊色,实乃安徽民国历史值得点墨的一笔。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芹;薛国凤;;北洋时期童子军训练模式及其历史经验[J];中州学刊;2014年02期

2 孙玉芹;邵艳梅;;中国童子军源流考[J];兰台世界;2013年31期

3 孙玉芹;刘敬忠;;抗日战争时期童子军社会服务活动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03期

4 盛静雅;;民国童子军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2期

5 孙玉芹;;江苏童子军研究:1915-1926[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刘秀云;;我国童子军体育考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12期

8 胡剑;;远去的童子军[J];四川档案;2010年04期

9 胡相;;忆抗战前宣城的童子军教育[J];江淮文史;2010年03期

10 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述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敏;抗日战争前江苏童子军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于雪娟;童子军运动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99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99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