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官对日军南京暴行的反应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8-01-10 16:45

  本文关键词:日本外交官对日军南京暴行的反应与应对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南京大屠杀 日军暴行 日本外交官 反应与应对


【摘要】:从日军攻占南京的第二天起,一些日本外交官和领事官员即随日军陆续返回南京,其目的在于"协调"日军当局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关系,以避免不必要的外交纠纷。返回南京后,面对日军的暴行,日本外交官并没有有效手段加以阻止。作为日本外交官,他们一方面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尽可能避免引起外交纠纷,另一方面又竭力掩盖事实真相,阻止日军暴行的消息外传,以维护日本的"颜面"和日军的"荣誉"。日本外交官在人类良知和国家利益之间,显然选择了后者。
[Abstract]:From the Japanese army captured second days in Nanjing, some Japanese diplomats and consular officials with the Japanese have returned to Nanjing, with the aim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Nanjing safety zone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Japanese authorities, i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 diplomatic disputes. After returning to Nanjing, in the face of violence, and there is no effective means to Japanese diplomats stop. As a Japanese diplomat, they hand out of their interests,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diplomatic disputes, on the other hand, trying to hide the truth, stop the atrocities the Japanese news rumor, to protect Japan's" face "and the" honor ". Japanese diplomats between the human conscience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state, obviously choose the latter.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65.6
【正文快照】: 学界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已相当深入,成果颇丰,但对南京大屠杀期间返回南京的日本外交官的活动却鲜有论及,仅上海交通大学程兆奇教授在其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论著中涉及这一问题和相关史料。1日军攻占南京后,一些日本外交官陆续返回南京。面对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这些日本外交官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昭昭;;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医疗救助[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2 张生;陈如芳;;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鼓楼医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经盛鸿;;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动因[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4 朱成山;陶亮;;武汉传媒对日军南京大屠杀之揭露——从南京沦陷至武汉失守[J];长江论坛;2009年02期

5 钟卫;;《金陵十三钗》:矛盾绽放的人性悲歌[J];电影文学;2012年11期

6 范冰杰;;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赞歌——从《辛德勒的名单》到《拉贝日记》[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7 金一虹;;南京大屠杀中的性暴力及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5期

8 仕治余;;日军在南京暴行的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9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中的性暴力问题[J];民国档案;2000年04期

10 王卫星;论南京国际安全区的成立[J];民国档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2 经盛鸿;;不屈的南京民众——沦陷时期南京市民的自发抗日斗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3 张连红;;角色、行为与民族主义:南京伪自治委员会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关系初探[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经盛鸿;张宁;;抗战期间驻南京部分日本军民的觉醒与反战活动[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鹏程;红SM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22-1949)[D];苏州大学;2009年

2 朱翔;南京英商和记洋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蒋明敏;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娟;从总务厅的设置看伪满洲国的傀儡性质[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晓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事业考察(1927-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曹燕;民国时期南京饮食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招娣;从慰安妇问题管窥日本文化[D];延边大学;2009年

6 杨希;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救济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许涵;血色南京的影像表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陈幸;国民政府抗日防化体系建设研究(1927-1945)[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金文慧;妓女·天使·救赎[D];延边大学;2013年

10 刘广建;国民政府与东京审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国际札记[J];世界知识;1955年15期

2 古钟;奥凯和他的《盐与王权》[J];盐业史研究;1993年02期

3 ;为了保护语言宝库[J];科技潮;1999年01期

4 夏蓓;;从档案里看安全区国际委员会[J];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1年03期

5 ;半月述评[J];世界知识;1953年10期

6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J];民国档案;2007年04期

7 任荣;;第十四届国际语言学家会议预告[J];国外语言学;1986年02期

8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余富基;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跨国流域管理成功的典范[N];人民长江报;2005年

2 记者 刘颖莉 王宁;张家口西控太阳能新城国际委员会成立[N];张家口日报;2012年

3 高星海;系统工程国际委员会北京(中国)分会年会在京召开[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各专业委员会工作积极推进[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记者 季征;高峰会见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团一行[N];云南日报;2007年

6 黄山;高科技带来热门玩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席桂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平民救助史略[D];外交学院;2000年



本文编号:1406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406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