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土地改革与社会变迁研究(1950-1952)

发布时间:2018-01-28 10:39

  本文关键词: 长沙县 土地改革 社会变迁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代以来,农村土地问题之严重,是社会各界的共识,土地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实在并不在法、俄两国大革命前情形之下”。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美国记者斯诺关于革命、农民及土地等问题的提问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准确概括了土地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华东、中南、西南等新解放区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并以国家力量为依托,彻底颠覆了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长期延续的政治、经济格局,帮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长沙县地处湖南省省会长沙市外围,数百年来一直是产粮大县,长沙县和平解放后,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长沙县开始了土地改革。从1950年到1952年,长沙县经过土改的前期准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干部培训)和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扎根串连、发动群众,划分阶级,征收没收土地等财产,分配土地等斗争果实,土改复查和确权),顺利完成了土地改革。随着长沙县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长沙县的社会变迁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人民政府的建立、农会的建设、得力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土改的顺利完成,土改的顺利完成反过来又对当时长沙县的阶层结构、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长沙县的社会变迁。长沙县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制度从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并对以后长沙县农业的发展、经济的恢复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工作方式单一、干部缺乏、急于求成等原因,长沙县土地改革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最大程度还原长沙县土地改革场景的基础上,对同一时期长沙县的社会变迁进行研究。同时,也将根据所搜集到的材料,对长沙县土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以期更加真实还原长沙县土地改革与社会变迁的历史。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the rural land problem is serious, is the consensus of all walks of life of the society, the serious degree of the land problem, also "is not really in the law, Russia two countries before the revolution situation" 1936. In answering questions raised by American journalist Snow about the revolution, farmers and land, Mao Zedong said: "whoever wins the peasants will win China and who will solve the land problem. "who will win the peasants," Mao Zedong said, accurately outlin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nd issu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as in central, eastern and south-central China. In the newly liberated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the land reform movement was carried out one after another, and based on the national powe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attern that had las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ountryside for two thousand years was completely subverted. Changsha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y of Changsha City, capital of Hunan Province, and has been a big grain producing county for hundreds of years. After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Changsha Count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arty committees at all levels. Changsha County began land reform from 1950 to 1952. From 1950 to 1952, Changsha County underwent preparatory preparations for land reform (bandit anti-hegemony, rent reduction and detention, cadre training) and land reform (connected with roots). The land reform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by arousing the masses, dividing classes, expropriating and confiscating land and other property, distributing the fruits of the struggle for land, reviewing and confirming the right of land reform, and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the land re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easant association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ensured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land reform.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land reform, in turn, played a role in the stratum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angsha County at that time,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social changes of Changsha County. Changsha County passed land reform.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system from landlords' ownership to peasant's land ownership made the peasants become the real owners of the land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recovery in Changsha County. H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tus. However, due to the single way of work, lack of cadres, eager to achieve,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land reform in Changsha County.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social changes of Changsha County in the same period 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the land reform scene of Changsha Count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this paper will reflect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nd reform in Changsha County,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history of land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hangsha County more truthfully.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方富;;民国时期广西土地问题及其变迁[J];沧桑;2006年05期

2 ;卷首语[J];钟山风雨;2008年06期

3 张福顺;;资本主义时期俄国农民土地问题症结何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4 孙红旗;;阿非利卡人和黑人经济结构的趋同与南非土地问题的形成[J];西亚非洲;2009年06期

5 孙红旗;;阿非利卡人的人口和社会阶级结构与南非土地问题[J];学海;2010年02期

6 宾长初;;20世纪30年代国共解决广西土地问题的政策与实践[J];广西地方志;2011年04期

7 吕新雨;;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J];开放时代;2012年07期

8 孙远东;;回到常识:土地问题的中国真相[J];粤海风;2013年02期

9 钱泽夫;西班牙的土地问题和民族问题[J];世界知识;1934年05期

10 刘尧庭;对我国历史上土地问题的几点认识[J];新史学通讯;195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总体思路和行动框架[A];第七届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黄小虎;;当前土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6年

3 周诚;;关于中国土地问题的点滴拙见[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4 周慕红;;津巴布韦土地问题的由来与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5 杨重光;;大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A];城市土地利用和农地保护——'96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1996年

6 高映轸;;商品的定义问题及用政治解释经济——由土地问题的讨论所反映的[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7 陈金武;;企业兼并中的土地问题[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张月蓉;;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论把土地放到与人口同等重要位置[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9 黄勤;吴克宁;;从地学哲学角度认识我国土地问题[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尚德;陈若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土地问题[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坤;山东:信访比例下滑 土地问题骤升[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小文;土地问题:中国防走日本路[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文字整理 王平;解决当前土地问题需多方综合改革[N];东方城乡报;2006年

4 黄小虎;当前土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温权辉;要依法解决村民侵占农场土地问题[N];海南农垦报;2007年

6 但有为;未来十年中国重大课题首推土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宁启文;全国共处理土地问题超过三万件[N];农民日报;2007年

8 王永锋;我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N];陕西日报;2007年

9 徐祥临邋陈宇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土地问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王星桥;波兰与欧盟就土地问题达成一致[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友明;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丽;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土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贾鸿飞;爱尔兰土地问题与英国两党对策1870-1916[D];河南大学;2008年

4 毛义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厉雪辉;古罗马共和末期到帝国初期的土地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曲光华;近代中国土地问题诸解决方案评析——兼议台湾“和平土改”[D];郑州大学;2003年

7 石佳;关于土地执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郭鑫;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土地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黄锐杰;“土地”与革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博;博茨瓦纳东北地区土地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70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470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