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新经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1 12:53

  本文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阎锡山 战时 出处:《山西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新经济政策是阎锡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推行的重要经济政策,它不同于之前实行的一般经济政策,有其独特之处,其主要通过实行统制经济的方式克服战时经济困境。本文拟对阎锡山的“新经济政策”作一初步研究。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阎锡山的经济和其它问题上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介绍。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这一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提出“新经济政策”的概念,包括其推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以及实施过程,还有产生的影响。文章从“时代背景”与“自身发展背景”两方面探讨“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条件。通过史实分析,认为当时的国际战争环境构成了这种“时代背景”,晋钞跌价、经济紊乱,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构成了这种“自身发展”,以此建立了分析“新经济政策”问题的框架,找到了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几个因素,并且依据史实客观评价其历史影响,为现当代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价值。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当时战时环境、经济环境,使阎锡山产生通过采取经济政治化的方式发展经济,并且他为此采取了诸如:政治经济化;废除私商、实行商业统制;合作供销、垄断市场;发行合作券等多个方面的措施,同时,该部分着重探讨其政策实施过程与产生的效果。 第三部分为第三章。这一章为本文的结尾部分,通过对比当时国民政府、中共陕甘宁边区与阎锡山政权在面临战争威胁的情况下,采取战时经济措施的异同,以达到客观评价阎锡山“新经济政策”的目的。相同或者相似方面包括:第一,都加强了对税收的统制和调整;第二,都对金融体制进行了调整;第三,都采取发行货币的办法;不同点方面包括:第一,国民政府采取发行内外债的方式,而陕甘宁边区和阎锡山政权则主要采取发行内债的方式;第二,工业发展的实力有所不同;第三,农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第四,对外贸易方面所采取措施不同;第五,它们所采用统制经济的力度不同。
[Abstract]:New economic policy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olicy carried out by Yan Xishan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second Civil Wa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n Yan Xishan's "New Economic Policy",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Yan Xishan's economic and other issu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first chapter. This chapt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ew economic policy", including its implementation background, purpose,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of "new economic polic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background of its own develop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war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constituted such a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at the price of Jin banknotes fell, the economic disorder, and the urgent need to develop the economy constituted this kind of "self-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new economic policy", finds out sever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s its historical impact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facts. Thi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is paper. The wartim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made Yan Xishan develop economy by adopting the way of economic politicization. And he adopted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y; Abolishing private merchants and implementing commercial control; Cooperation in supply and marketing, monopoly of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its effect. The third part is the third chapter. This chapter is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Shens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Yan Xishan regime in the face of the threat of war, take wartime economic measur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achiev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Yan Xishan's "new economic policy", the same or similar aspects include: first, they have strengthened the tax control and adjustment; Second, the financial system has been adjusted; Third, they all adopt the method of issuing currency; The differences include: firs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dopts the way of issu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bt, while the Shaanx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and the regime of Yan Xishan mainly adopt the way of issuing domestic debts; Second, the strength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different; Third, the measures taken in agriculture are different; In 4th, the measures taken in foreign trade were different; In 5th, they used different forces to control the economy.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8;F1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际资本流动的估算[J];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2 陈向阳;近世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再讨论[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3 吕书额;吴子明;;试述战后国民党当局对北平敌产的争夺[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居阅时;清末民初社会心态嬗变对社会变动的影响[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5 刘全娥;李娟;;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及其学术价值[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郭士忠;;也谈山西商人兴起的地理条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侯欣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法官职业[J];法学;2006年10期

8 张勇,包树芳;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乡镇保甲长[J];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9 郭锦超,郭凤辉;近代华北对外贸易特征浅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5期

10 刘可为;从山西票号的衰亡探析企业的经营与制度创新[J];管理世界;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3 韩永利;;中国抗日战争与中美英关系的演变[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贾振勇;超越幻想的锁链[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易伟新;近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志军;历史的中间物——1925—1930年间中国革命小说的描述和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王燕飞;建国初期有组织犯罪惩治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马冀;建国初期市场化进程中断的原因与影响[D];河南大学;2002年

5 付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关系的构想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张传敏;“化大众”与“大众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赵秀丽;早期中国共产党与非基督教运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孟富国;重构中的乡村政权[D];山西大学;2003年

10 光梅红;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村手工业[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81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481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