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档”到“妇女之光”—近代社会变迁下的普余社女弹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2 21:58

  本文关键词: 普余社 女艺人 男女拼档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苏州评弹是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说唱艺术。近代以来,苏州评弹以其雅俗共赏的文化内涵,深深浸润在江南社会中,成为江南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初年,在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下,职业女弹词群体逐渐形成,打破了评弹演艺市场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性别格局,由男女拼档引发的说书纠纷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三十年代,女艺人为了打破光裕社男艺人对于说书业的垄断,成立了行业组织普余社。女艺人为求生存,在一些男艺人的推动下,以男女职业平等为由与光裕社展开斗争,并最终寻求到了职业平等的权利。随着上海沦为“孤岛”,租界内娱乐业文化的繁盛和大众的消费需求使得普余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女艺人们在融入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她们的社会参与、情感挣扎乃至命运的沉浮,使她们成为大众娱乐关注的焦点,她们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以及外界对她们的形象塑造也折射出这一时期江南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有意塑造“新女性”的社会形象,而从普余社走出的女艺人也在新社会中努力寻求新的自我身份认同,她们中的一些人成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进步女性。在从个人走向集体的过程中,过多的政治身份的塑造使她们在普余社时期最感性、最生动的一面被抹去了,这也导致了此后一段时间内,评弹艺术表演中女性特质的缺失。
[Abstract]:Suzhou Pingtan is an ancient and beautiful rap art. Since modern times, Suzhou has deeply infiltrated the Jiangnan society with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mmon apprecia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nd of women's liberation, the group of professional female tongues gradually formed, which broke the male dominant gender pattern in the market. In 30s, in order to break the monopoly of the book industry of Guangyu Society, female artists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Set up a trade organization Puyu Society. Female artists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promotion of some male artists, on the grounds of male and female career equality and Kwong Yu Society struggle. And finally sought the right to professional equality. As Shanghai became an "isolated island." The flourishing entertainment culture in the concession and the popular consumer demand make Puyu Society ushered in a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Female artist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with popular culture, their social participation. The emotional struggle and even the ups and downs of fate make them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entertainment. Their self-identity and the image of the outside world also reflect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the Jiangnan society in this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new regime intends to shape the social image of "new women". The female artists out of Puyu Society also strive to seek new self-identity in the new society. Some of them become progressive women wh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from individual to collective. The creation of too much political identity erased the most sensual and vivid aspect of the Puyu Society period, which led to the lack of femal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ushan Art for a period of time thereafter.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文瑜;;春风又绿光裕社[J];苏州杂志;2002年01期

2 ;保护女艺人和她们的孩子[J];戏剧报;1956年09期

3 王兴昀;;接纳与排斥——浅析近代社会对戏曲女艺人的矛盾态度[J];戏剧文学;2014年07期

4 曾小亮;;北京女艺人生活报告[J];健康人;2001年06期

5 佚名;;迷倒民国五位总统的美女艺人[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4年04期

6 季剑;杨瑜;;金慧秀黑帮情妇[J];都市生活;2008年02期

7 苏春敏;苏州评弹盛衰现象的思考[J];艺术交流;2002年01期

8 周良;论苏州评弹的叙事方式[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明;;新的世纪里苏州评弹的生存和发展[J];才智;2008年01期

10 张力;;苏州评弹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讯;;凌烟阁上第一人 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苏州评弹研究专家周良访谈[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2 潘讯;;周良对苏州评弹史料研究[A];中国演员(2012年第3期总第27期)[C];2012年

3 秦燕春;;“文化遗产”对当下精神生活的启示意义——以“苏州评弹”为中心[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瑞春;苏州评弹机制一改现生机[N];解放军报;2000年

2 ;香港:某媒体偷拍女艺人更衣,各界谴责[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本报记者  嵇元;不是苏州人的苏州评弹专家[N];新华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裕;苏州评弹面临尴尬境地[N];文汇报;2007年

5 本报驻苏记者 朱金龙;延续生命力关键在创新[N];文汇报;2007年

6 记者 吴秋华;苏州评弹学校新校奠基[N];苏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吕继东;苏州评弹保护单位将增至三家[N];苏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茜;苏州评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记者 陶冠群;50万民资助力苏州评弹[N];苏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梅蕾;苏州评弹学校新校启用[N];苏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琛瑜;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与苏州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秦箬茜;从“妖档”到“妇女之光”—近代社会变迁下的普余社女弹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兴昀;报刊媒体对京剧女艺人的呈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竟;再论苏州评弹的“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颖胤;苏州评弹的兴衰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朱梦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严雯婷;苏州评弹“丽调”唱腔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韩瑞;上海市闵行区书场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洁;苏州评弹艺术生存状态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夏洁;苏州评弹“表”的本质与分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5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485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