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教育变革与新文化运动之产生

发布时间:2018-02-03 06:15

  本文关键词: 教育变革 文化景观 率性之谓道 终极意义 教育过程 发展社会 京师大学堂 教育理念 白话文运动 教育宗旨  出处:《文艺争鸣》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一个人的特质,包括知识、思想、见解、品格、行为、价值体系等等,"教育行为下"的这种"改变"特指往先进的、好的方向改变,比如知识有所积累,行为更加文明,品格更加高尚等等,其终极意义是发展人性进而发展社会,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修人道、顺天命的教育过程。所以,真正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学堂里知识性的教学,也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更应该包括创造性的文化生活。社会思
[Abstract]:The aim of positive education is to change a person's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knowledge, thought, opinion, character, behavior, value system, etc. For example,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more civilized behavior, more noble character and so on, its ultimate significance is to develop human nature and then to develop society. This is the education process of humanitarianism and destiny. Therefore, the re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intellectual teaching in the school, but als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also the creative cultural life.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G529;K25
【正文快照】: 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一个人的特质,包括知识、思想、见解、品格、行为、价值体系等等,“教育行为下”的这种“改变”特指往先进的、好的方向改变,比如知识有所积累,行为更加文明,品格更加高尚等等,其终极意义是发展人性进而发展社会,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熊亚菲;;摇摆的启蒙者——从赵树理的作品结构看他的双重立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吕宏波;;福柯的话语批判理论与知识分子职守[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4 周亚君;;浅论启蒙话语的流变及知识分子启蒙身份的反思[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高鹏;;决裂与传承的辩证统一——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胡继华;;“人”的主题与中国现代文论的自我调整(1949—2009)[J];当代文坛;2009年05期

7 徐嘉;;中国近代启蒙的伦理向度[J];道德与文明;2005年06期

8 路文彬;;男性主义迷途——从丁玲写作个案看中国女性的现代性异化[J];东方论坛;2007年06期

9 符杰祥;;中国新文学者的启蒙理想与百年命运——以鲁迅与“五四”为线索[J];东方论坛;2009年02期

10 黄学胜;;德国浪漫主义与启蒙之间思想关联初探[J];东方论坛;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邵龙宝;;儒学传统与启蒙思想的纠葛和张力——对儒学现代生命力的一种阐释[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振林;;现代性的哲学视域[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4 王超;苏格兰启蒙政治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新安;阿伦特公民政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9 姜海波;论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观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及其当代人格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光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永;论刘震云小说的悲悯情怀[D];南京大学;2011年

4 朱贝伦;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中的暴力美学[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马碧霄;韦伯对唯物史观的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当代性问题[D];复旦大学;2011年

6 罗伟;对伯林消极自由的再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毕利年;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哲学观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任超;狄德罗启蒙主义戏剧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董宁;潘登尼斯的教育与成长[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质;;教育变革应从切身处开始[J];中国西部;2013年18期

2 金盛华,黄光成;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韩德民;;“君子”、“主体性”与中国的教育变革[J];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03期

4 金澍i,

本文编号:1486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486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