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体育教育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 体育教育 军国民教育 北大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体育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言谈中多次谈及体育,并对体育的发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践行。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i Yuanpei's educational thought. He talked about sports many times in his speech, and explained and practiced th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sports.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体育部;
【分类号】:G812.9;K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柱;;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渊源与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4期
2 罗时铭;苏肖晴;;蔡元培体育思想研究[J];体育学刊;2008年07期
3 孟宪彩;;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J];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清茹;;试析关于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的原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李雪;;蔡元培美育思想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寇鹏程;;陈独秀学术思想“蜕变”的现代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朱成甲;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兼论北大与教育救国、文化救国思潮的内在联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张林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30年代文学的都市生存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张玲;;民国早期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满”特征[J];北京党史;2009年06期
8 龚书铎,宋小庆;辛亥革命时期文化四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郑师渠;;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郑师渠;;“五四”后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武守志;;关于大学的常识宣示[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程柳;;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及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静;;20世纪上半期的“过渡时代”观之嬗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5 孙迟;黎铠鸣;;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书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内隐情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洁;20世纪初《红楼梦》研究析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文文;二十世纪初中国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念发展进程[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文;碰撞与融合[D];河南大学;2011年
7 潘庆生;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门变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梁娜;民国时期电化教育研究(1920-1949年)[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腾;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雷;中国近代体育运动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同;两个肥皂箱[J];朔方;1998年09期
2 ;北大人看北大[J];当代学生;2002年09期
3 陈平原;;教育背景与现世关怀[J];博览群书;2002年01期
4 吴晓东;;在记忆和怀想里生存[J];博览群书;2002年01期
5 李方;;北大是泉水 清华是岩浆[J];视野;2007年24期
6 王石川;;北大之大在于大师还是大款?[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9期
7 江东;马占春;;北大荒四季歌[J];中国农垦经济;1958年16期
8 游牧;魂系红楼[J];名作欣赏;1995年03期
9 季晟康;永远的背离——北大第二届足球文化节随录与反思[J];足球世界;1995年15期
10 霍宏暹;严新在北大的气功表演不具科学性[J];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宗德;;深切怀念恩师王仁先生[A];仁厚笃实的一生——王仁先生纪念文集[C];2002年
2 钟玉秀;王振东;齐国新;;企业文化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湖北大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调查[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3 黄永念;;北大力学系的奠基人——周培源教授[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4 汪一鸣;;兴建太中铁路 促进西北大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王仁;;周老与北大力学系琐忆[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6 邵旭东;李立峰;彭旺虎;;广东省连州市城北大桥的加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甘傅贤;樊蓓蓓;;2005-2009年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于鸷隆;于良佐;;北大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几点经验[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丁皓江;;怀念老师 感激老师[A];仁厚笃实的一生——王仁先生纪念文集[C];2002年
10 董申保;;追念王仁同志[A];仁厚笃实的一生——王仁先生纪念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海燕;北大校长否认取消研究生入学笔试[N];北京日报;2004年
2 魏文彪 (江西 编辑);大学里最好的建筑不应是酒店[N];华夏时报;2007年
3 见习记者 李辉;校产政企分开拉开帷幕 北大拟定改制实施方案[N];中国企业报;2001年
4 牛永新;一个班,十九人考入北大清华[N];山西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明中 杨君伟;北大MIPAcc造就新一代财务总监[N];中国财经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秋岩;北大青鸟危机四伏[N];证券日报;2005年
7 记者周松林;北大科技被公开谴责[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侯曜禹;北大附中教育援藏[N];农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刘菲;北大科技创新路 指纹识别显神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北大表彰抗非典一线护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婷婷;中国新闻教育的初曙[D];复旦大学;2008年
2 韩跃平;复杂产品内部结构装配正确性X射线自动检测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3 胡红萍;图与矩阵的组合理论及其网络应用[D];中北大学;2009年
4 杨晓峰;含膦共聚酰胺及其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5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潘保武;低合金高强度钢应力腐蚀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7 姜三平;混合傅立叶—小波图像降噪及激光测速靶信号处理[D];中北大学;2008年
8 刘新妹;基于指纹识别的规则纹理图像识别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9 胡占荣;算子半群及在火炮管壁温差模型中的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10 李博;基于共振隧穿结构介观压阻效应的纳机电加速度计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姿樵;约翰·洛克体育教育思想之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09年
2 郭子华;大连北大桥的检测及维修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中武;杨昌济体育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高艳青;西祁连北大河岩群原岩建造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5 梁春梅;北大金秋心理咨询特许经营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6 伍施乐;论现代文学中的北京形象[D];湖南大学;2008年
7 袁博;北大未名BBS兰若寺版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8 汤俊霞;马约翰体育教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振宇;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教育营销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陈美席;中国IT培训行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1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