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对省际匪患的治理——以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 北京民国政府 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 四省剿匪督办 徐州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匪患严重,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际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特别的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适合土匪活动,使得土匪流窜泛滥、独剿无功,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引发恶性循环。北京政府前后三次选派人员督办剿匪,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地区匪患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剿匪督办这一职务上讲,由于在人选确定和操作运行各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职能的发挥,这是剿匪收效不著的直接原因。从兵匪关系上看,这一地区兵匪现象严重,增加了匪患治理的难度。从匪患根源上看,这一地区的匪患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Abstract]:The border areas of the four provinces of Jiangsu, Anhui, Shandong and Henan were seriously affected by banditry, which was representative in the inter-provincial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eijing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e to the special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usto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were suitable for the activities of bandits.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adverse consequences, causing a vicious circle. The Beijing government has selected three times to supervise and suppress bandits.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but the problem of banditry in the region has not been fundamentally resolved. The reasons are various: from the position of supervising the suppression of bandit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operation of candidates, It has affected the exertion of its functions, which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failure of the suppression of band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diers and bandits, the phenomenon of soldiers and bandits in this area is serious, which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govern bandits. In terms of the root causes of banditry, Banditry in this area is the product of sharp social contradictions.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LX13_967)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少卿;近代中国的土匪[J];百科知识;2005年06期
2 陈蕊;窦祥铭;;民国时期安徽匪患特点及成因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阎建宁;;试论匪患战乱与农民离村的关系——以民国时期的苏北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4 李巨澜;;民国前期苏北地方匪化问题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马烈;民国时期匪患探源[J];江海学刊;1995年04期
6 徐树梅;民初山东土匪的新特点[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7 辛业;;民初直鲁边界匪患问题论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马俊亚;;从武松到盗跖:近代淮北地区的暴力崇拜[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谢晓鹏;河南匪祸治理的历史考察(1912—1949)[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天奖;;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略论[J];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利;清代中叶安徽省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王达敏;史学新思潮与文学新形象──论90年代小说中的社会土匪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3 池子华;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4 陈业新;;1931年淮河流域水灾及其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对象[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5 郭从杰;;倪嗣冲与1917—1918年安武军入湘作战[J];安徽史学;2010年03期
6 翁有为;;法律、秩序和权势重建的努力:1927年后的民国乡村[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7 周蒋浒,谢洁菱;略论北洋政府时期的乡民防匪[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王鑫宏;;民国时期河南省灾荒与社会秩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9 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10 陈兴良;;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惠生;孙锦峰;孙亮;;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罗禧;;近代黔商与社会慈善——以华之鸿为中心[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4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5 马烈;;30年代大城市土匪问题初探[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单勇;吴飞飞;;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运动式治罪的式微与日常性治理的兴起[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陈鹏忠;严浩仁;;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10 顾建娣;;李鸿章平捻政策出台前后[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3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文治;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8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9 范矿生;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静;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犯罪分析及其预防[D];江南大学;2010年
2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谭皓;“两吧一馆”治安管理难点及法律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欠;1927-1937年山东农村经济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英华;山东盗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爽;《盛京时报》对东北地区灾荒救济的报道(1906-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7 鲁晓三;贪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瑛;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马菊花;“打黑除恶”的文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周晓东;“聚众淫乱罪”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巨澜;略论20世纪上半期的苏北农村教育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马烈;民国时期匪患探源[J];江海学刊;1995年04期
3 王天奖;;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略论[J];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王全营;;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土匪”工作的策略[J];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5 宋大鹏;民国时期山东兵匪关系浅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7 江仁宝;民国时期土匪组织内幕[J];炎黄春秋;2002年03期
8 张安东;;近代安徽农村问题及其成因之考察[J];中国农史;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英;;徐州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历史经验[J];兰台世界;2007年09期
2 孙海泉;;捻军在徐州[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3 王s,
本文编号:151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1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