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年“辅仁大学事件”历史考察
本文关键词: 新中国 辅仁大学 陈垣 芮歌尼 出处:《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北京辅仁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正式接办的第一所教会大学。有学者认为,辅仁大学事件是新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接受外国津贴学校运动"的起点。但事实并非如此,辅仁大学事件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教会大学的政策出现变化的结果,而是教会撤资后政府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北平解放后,辅仁大学的天主教办学精神逐渐褪去。为维系辅仁的天主教办学精神,教会方面选择以停止提供办学经费向学校和政府施压,最终酿成事端。
[Abstract]:Beijing Furen University is the first church university officially accepted by the governmen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Furen University inciden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New China's "vigorous movement to withdraw foreign subsidized schools."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The Furen University incident was not the result of a change in the Communist Party's policy towards church universitie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but rather a move the government had to take after the church had withdrawn its capital. After the liberation of Peiping, In order to maintain Furen's spirit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church chose to put pressure on the school and the government to stop providing funds for running a schoo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基金】: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基督教的三自革新运动研究”(14ZS04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松林;1950:“辅仁大学事件”始末[J];党史文汇;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忠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沙健孙;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梁柱;理想信念: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灵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方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特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周良书;;1924年—1927年:中共在高校中党的建设[J];北京党史;2006年02期
6 周良书;;1927年—1937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J];北京党史;2006年03期
7 周良书;;1937年—1945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J];北京党史;2006年04期
8 周良书;;1945年—1949年:中共在高校中的建设[J];北京党史;2006年05期
9 李小尉;彭贵珍;;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失业救助中的转业训练[J];北京党史;2009年04期
10 王晓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资企业政策探析[J];北京党史;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明;冯小丽;;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外交方针中的经济因素[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浦棠;;从《讲话》的修改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与时俱进[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静;;论谭政对毛泽东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贡献[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5 刘维芳;;毛泽东对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贡献[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6 康民;秦生;;深化对我国政党制度本质和特点的认识[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宗良;;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论西柏坡时期党建思想的创新与发展[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8 唐洲雁;;毛泽东与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9 黄显中;;自由与共和:政体的德性——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政体思想探究[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10 周锦涛;;毛泽东城乡革命统筹思想的几个转折阶段[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丁威;中国中间党派研究:1937-1949[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剑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2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3 王玉春;制度变迁视阈下的青年政治参与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丁凌;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寿林;转型时代的思想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阳;刘少奇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黄翠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富营;中国共产党的乡村认知与革命模式的探寻(1921-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邦华;;陈垣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清反帝活动与思想[J];历史档案;2006年04期
2 梁育红;;天主教、新教对近代豫北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8期
3 刘亚轩;;意大利那不勒斯中国学院与中国近代教会学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高士振;;开国大典纪实[J];世纪行;1999年09期
5 刘庆荣;;新中国首例高级将领被谋杀案(上)[J];金秋;2004年03期
6 刘松林;1950:“辅仁大学事件”始末[J];党史文汇;2005年08期
7 王珍;;新中国最惨痛的灾害记忆三年大饥荒[J];报刊荟萃;2006年01期
8 王越;;新中国的国庆盛典[J];w,
本文编号:1526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2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