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营人民公社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19:48

  本文选题:七里营 切入点:人民公社 出处:《郑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人民公社制度从1958年实行到1984年被废除,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26年,在26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民公社制度由建立到发展完善,期间虽经历了由“大公社”到“小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的变化,但其作为基层政权的职能没有大的变化。它涵盖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卫生、福利等方方面面。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是我国第一个使用“人民公社”这一名字的。作为最早一批成立的人民公社之一,七里营和喳岈山卫星公社、徐水人民公社一样,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农村各地竞相参观和学习的模范公社,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组织制度、生产制度、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等都是各地模仿和学习的模板。通过对第一个人民公社的研究来考察人民公社制度,有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国农村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来源,有利于我们更加充分的理解中国农村制度的沿革。 第一部分,介绍七里营人民公社成立的过程,从社会背景、物质基础、思想来源来阐述七里营人民公社成立的背景,阐述她的成立过程及独特之处,介绍人民公社制度在全国的推广。第二部分,阐述七里营人民公社组织、生产、财务、分配、福利制度。第三部分,指出七里营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介绍七里营人民公社的后期调整与最终废除。最后结语部分,从七里营的实践中总结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经验教训,强调在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引导各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努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Abstract]: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was abolished from 1958 to 1984, and has existed for 26 years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In the course of 26 years' development,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establishment to perfection.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change from "big commune" to "small commune" (the basic accounting unit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production team), there has been no great change in its function as a grass-roots regime. It covers grassroot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society, education, health, Welfare and other aspects.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Xinxiang County, Henan Province, was the first people's Commune in China to use the name "people's Commune." as one of the first people's communes to be set up, Qiliying and Jaya Mountain Satellite Commune, Like the Xushui people's Commune, it was a model commune for visiting and studying in rural China at the end of 1950s.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production system of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were establishe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he welfare system are all models for all localities to imitate and learn from. The study of the first people's Commune to examine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more fully the source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rural China.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system more fully.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from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 material basis and the ideological source, and expounds the process and uniquen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second part expounds the organization, production, finance, distribution and welfare system of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The third par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eople's commune in Qiliying and analyzes its causes. Part 4th, The last part of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from the practice of Qiliying, and emphasize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rural reform, We must respect the objective law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uide all localities to choose a path suitable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try their best to arouse the productive enthusiasm of the workers, and strive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芋;青春的伙伴[J];剧本;1959年11期

2 池沼;田郎;;红旗人民公社的一天[J];中国民族;1959年02期

3 叶文福;;世农与山珍[J];五台山;2008年12期

4 陈乐群;舒茶人民公社的幼儿园[J];安徽教育;1958年11期

5 王国藩;;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J];教学与研究;1958年12期

6 王培秋;;寿张参观半月有感[J];山东文学;1958年12期

7 ;我P是怎样}栊匆嗣窆缡返腫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01期

8 ;“前线”杂志1958年创刊号至1959年第24期总目录[J];前线;1959年24期

9 ;云南省建水县曲江人民公社建立基层医疗保健网的经验[J];云南医药;1959年04期

10 ;天津新立村人民公社简史[J];历史教学;195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圭武;;对人民公社低效率原因的分析与思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田中正俊;鹤见尚弘;黄丽华;武铁兵;;龙骨车与农民[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3 梁浩材;周韫珍;;人民公社社员膳食调查[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4 张威;;信息,,承诺与激励——理解中国农业生产激励变迁中的国家角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郭晓平;;多种经济模式并存的历史与启示——以七里营与刘庄为个案[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温锐;陈胜祥;杨丽琼;;“十五”时期以来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史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维一;;由平均地k 理想看冿人三地的土地政策[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8 王树茂;;毛泽东的政治领导艺术[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马新华;金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10 张厚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大变革[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芙蓉;从“承包到户”到“打包经营”[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张建衡;“红军长征图”“人民公社全景图”[N];中国档案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周晓兵 彭红兵 张晓勇 刘仓;海原小茴香海外飘香[N];中卫日报;2009年

4 国风;取消人民公社与重新建立乡镇政府[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5 孔繁琦(河北);觉悟票[N];中国商报;2003年

6 记者 勿日汗 柴海亮;“塞上小岗村”同“根”不同果[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吴玉锋 通讯员 史文豪;平舆县李屯乡撤乡建镇[N];驻马店日报;2010年

8 魏书慧 本报记者 叶晓阳;龙江农业六十年成就辉煌[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N];人民日报;2011年

10 郝又满 张清华;建国以来龙华行政建制沿革[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屏芝;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其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杨丽萍;从非单位到单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丽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爽;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曾芸;二十世纪贵州屯堡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晓飞;中国乡镇体制变迁的历史考察与思考(1949-2008)[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何军;关中农村发展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强;七里营人民公社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景丽萍;大学的乌托邦[D];山东大学;2012年

3 赵建明;人民公社初期的社会控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丁俊辉;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邓智旺;人民公社初期分配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同雨;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绩效的制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涛;供给制在中国的历史命运[D];山东大学;2008年

8 聂婧;从村庄到社区:政府行为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洪亮;试析供给制在中国现代的历史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冉冉;“大跃进”运动中的“济宁事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7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67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