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春的政治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11 15:46

  本文选题:王之春 切入点:政治思想 出处:《鲁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内忧外患使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开明的知识分子纷纷献计献策,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王之春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王之春作为清政府统治阶层的一员,曾游历欧洲众多国家,一生阅历颇丰。他对内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对外积极通过外交手段据理力争,,维护清政府的尊严。同时在外交上,他还主张设公使、联与国,援引“万国公法”等。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爱国志士,他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不仅仅是在器物层面,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 因为提倡经世致用,王之春脱离了顽固守旧的旧窠臼;由于忠实卫道保守,他疏离了变法维新的大潮流,王之春的政治思想就是交织着经世与保守。虽然王之春的政治思想逃脱不了时代的桎梏,但是却充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鲜明特色,并留下了的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供后世研究学习。
[Abstract]:After the Opium War, Western powers stepped up the pace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made the Qing dynasty's rule in turmoil, and enlightened intellectuals made suggestions one after another. Wang Zhichun grew up in such an environment. As a member of the ruling class of the Qing government, Wang Zhichun had traveled to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and had a long life experience. He suppressed the peasant uprisings in China. He maintained the feudal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actively argued through diplomatic means to safeguard the dignity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inister to unite with the state. As a patriot who is full of poetry and books, he holds that he should actively learn from the West, not only at the level of objects, but also in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affairs, diplomacy and so on. Because of his advocacy for practical use, Wang Zhichun broke away from the stubbornly conservative stereotype; because he was faithful and conservative, he was alienated from the great trend of reform and reform. Wang Zhichun's political thought is intertwined with the world and conservatism. Although Wang Zhichun's political thought can not escape the shackles of the times, it fully show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o modern times at that time. And left a large number of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1;D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潇;;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蒋跃波;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马庚存;章高元与中日甲午战争——兼论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的表现[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4 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5 吴四伍;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研究——兼论中法交涉中义利结合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6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7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8 王建伟;;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反帝”口号评析[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9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10 马勇;;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晓春;;人民主权观念与现代民主——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过程的政治文化解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王晓军;;浅论近代广西龙州铁路之筹建[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赵明龙;;陆荣廷与广西边防公路建设[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施铁靖;;论岑毓英[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民族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8 戴鞍钢;;孙中山与“关余”之争[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9 郭绪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洪门的领导和改造[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10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刁大明;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59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9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