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成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12 06:21

  本文选题:抗战时期 切入点:成都 出处:《教育评论》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抗战爆发后,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四川成为中国文教重心西移和职教师资内迁之目的地,也为西南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固基础。成都地方政府为提高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力量,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支持抗战,根据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了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成都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Abstract]: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coastal areas, which are the focus of China's economy, have successively fallen. Sichuan has become the destination for the westward shift of the focu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 inward mi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t also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region and enhance economic strength,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Chengdu supporte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erms of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polic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ere made.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parties, the caus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engdu area was flourishing.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分类号】:G719.29;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媛;;抗战时期四川省职业教育的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德仪;汪秀平;;川北道的辖区与职能演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任婷;;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地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龚伟;;试论战国秦汉时期西南{p人迁徙[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林凌;刘世庆;付实;;重塑经济地理:世界经验和四川的选择[J];开放导报;2014年02期

5 李宏旭;谢元鲁;;川汉铁路线路变迁论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6 李宏旭;邓绍辉;;近代化进程中的传统知识分子:晚清状元骆成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7 余晓峰;;抗战时期国统区高等教育发展述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肖高华;;中央与边地:格桑泽仁的政制设计[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王浩;;明代移民与四川自贡、仁寿地区方言形成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1期

10 苏东来;;湖广填川与清代茂州重建湖广填川与清代茂州重建[J];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国壮;从“自由市场”到“统制市场”:四川沱江流域蔗糖经济研究(1911~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银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田赋征实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良;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詹颖;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栾成斌;川渝地区金融地理研究(1890-1949)[D];西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奉莉;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江伟;汉画像石历史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勇;抗战时期重庆钢铁产业的曲折发展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4 王洪燕;民国时期四川旅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煌罡;传承与变革—明代四川少数民族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民;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健;抗战时期四川查禁日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春梅;民国时期国人对西康的社会考察及其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莉;抗战时期四川征用民工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立华;另类生命的关注[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炎培;;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敬告四川各界[J];教育与职业;193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斌;;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于难民安置的态度及措施之比较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2 曾贞;陈东娥;;论抗战时期广西警察警务职能的延伸[J];传承;2013年06期

3 付文武;;抗战时期成都民众出钱劳军运动[J];黑龙江史志;2013年13期

4 廖晓云;;抗战时期广西民众图书馆探析[J];广西地方志;2010年03期

5 刘鹤;;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J];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6 丁小珊;;冲突与融合:抗战时期昆明外来人口考察[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7期

7 谭刚;;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8 张美玲;;抗战时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教育活动[J];海峡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9 钱华欣;略论抗战时期重庆美术活跃的原因[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齐春风;;抗战时期中原地区的走私活动[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君;抗战时期晋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D];山西大学;2013年

2 侯晓;抗战时期山东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洪力;抗战时期成都地区空袭救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小敏;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民歌民谣[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5 魏民;抗战时期四川省学生救助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宁勇俊;抗战时期谢觉哉的民主政权思想[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钞蕊;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卫生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8 田甜;抗战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9 褚颖;抗战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增瑞;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荣誉军人的优抚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00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00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