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成立时间考
本文选题:欧美同学会 切入点:成立 出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欧美同学会是民初由顾维钧、周诒春等欧美归国留学生发起成立的留学生联谊团体,在其存续的百年之间,其会员以知识精英的身份在政治、社会、文化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长期以来,对于欧美同学会的成立时间,却有1911年、1912年、1913年、1915年四种不同的说法。通过梳理欧美同学会原始会史档案,细考发起人之回忆和当时新闻界之报道,对该会认同的欧美同学会成立于1913年之说,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推定。
[Abstract]:WRSA is early by Gu Weijun, Zhou Yichun and other students and returned students initi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groups, in the 100 years of its existence, its members to the intellectual elite status in politics, society,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tage. But for a long time, the establishment time of WRSA, but 1911, 1912, 1913, 1915, four different versions. By combing the WRSA original history archives, careful examination of promoter and then press the memory of the identity of the reports, WRSA was founded in 1913, is analyzed and presumed in detail.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1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8.9;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立臣;贾立军;;重新认识俄共(布)筹划国共“党内合作”的动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福湘;;“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六)——陈独秀与鲁迅教育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刘际钢;陈独秀与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J];安徽史学;1999年04期
5 陈剑敏;段祺瑞力主中国参加一战缘由新探[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6 董德福,史云波;陈独秀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7 周雷鸣;陈独秀与光复会关系考述[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8 林家虎;;陈独秀在“汉奸”事件后的抗战政见评析[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黄文治;;美国在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态度的历史考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龚志伟;五四时期陈独秀与胡适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培富;龚雅丽;;近代留学生与国家自然科学奖[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杨茂庆;;福建船政学堂赴欧留学生的贡献及其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叶孟魁;;瞿秋白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全面提出[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方平;;梁士诒与“洪宪帝制”[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5 管玉婷;;近代中国的跨国社团——以中国扶轮社沪、宁分社为中心[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6 司春燕;;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路径[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C];2011年
7 横山宏章;蔡亮;;对陈独秀而言的上海与东京[A];都市文化研究(第4辑)——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C];2007年
8 朱成甲;;登高一呼群山应——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的特点与李大钊的历史作用[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4 肖秀娟;民国律师执业活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张宝强;体育专业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静;“觉醒的中国”: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向东;中共“一大”至“五大”党员队伍发展壮大的历史考察[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张玲;1926—1935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金;陈独秀与李大钊新闻思想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维;20世纪20年代“门户开放”原则下的美国对华政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慧;陈独秀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谭欢;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丽;民国时期的安徽留学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靖宁;五卅运动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特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萌;河南近代女子中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莹;;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合唱团成立[J];留学生;2009年03期
2 方连;;“欧美同学会”的凝聚力[J];世界博览;1992年05期
3 裘克安;;知识分子点将录[J];读书;1985年01期
4 杨津涛;;欧美同学会 救亡时代的中国最强音[J];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14期
5 ;欧美同学会庆祝成立七十周年[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4年01期
6 方连;;“欧美同学会”的凝聚力[J];世界博览;1992年06期
7 张荫柏;;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举行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笔会[J];留学生;2009年08期
8 李一鑫;;欧美同学会 海归派的社交圈[J];报林;2008年03期
9 白春礼;陈章良;郑荃;冯长根;袁亚湘;张建生;李燕朝;张建生;;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吴阶平与欧美同学会[J];留学生;2003年02期
10 闫建涛;;良师相教长——记欧美同学会原副会长张素我教授[J];留学生;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劲夫;;国家兴旺发达 最重要的是人才[A];张劲夫与引进国外智力[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一鑫;欧美同学会:海归派的社交圈[N];财经时报;2007年
2 蒋志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蒋志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举行2007年新春酒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记者 蒋志臻;欧美同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召开[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记者 苏琳;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会[N];经济日报;2008年
6 记者 苏琳;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 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7 记者 蒋志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记者鲁菲;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来区考察[N];秦皇岛日报;2009年
9 记者 廉维亮;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召开[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刘伟;省欧美同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N];黑龙江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1613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1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