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咨议局中的旗籍议员
本文选题:咨议局 切入点:议员 出处:《清史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汉人(民籍)势力渐强的晚清社会,尤其是在清廷推动地方议会选举的时刻,汉人纷纷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成为各省议员,其政治力量不仅逐渐抬头,甚者更有取代地方督抚,进一步主导地方政局的趋势。过去的研究者,大都只注意到民籍汉人在清末宪政运动中的活动,却忽略了八旗士绅在宪政运动中的作用,尤其是咨议局中的旗籍议员。有关清末"咨议局"的议题,海峡两岸的学者虽然皆有不少研究论著,但是倘若从整体的研究成果来看仍有不足。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其探讨最多的是通论性质的叙述,以及某些与国家大事或特定民籍事务相关的事项。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ere the Han people (people's nationality) were gradually gaining influence, especially when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promoting local council elections, the Han people became provincial councillors one after another through voting, and their political power not only gradually rose. Even more, there was a tendency to take the place of local governors and further dominate the local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past, most researchers only notic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Han people in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neglected the role played by the eight flag gentry in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Especially the flag councillors in the Council of the Union. Although scholar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have a lot of research works on the topic of the "Council of the Union"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if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in the overall research results, first of all,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What is most discussed is the general narration, and some matters related to state affairs or specific civil affair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小萌,王禹浪;山东青州北城满族村的考察报告——关于青州八旗驻防城的今昔[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04期
2 韦庆远 ,高放 ,刘文源;论谘议局[J];近代史研究;1979年02期
3 冀满红;刘文军;;清末广东谘议局与禁赌[J];历史档案;2006年02期
4 定宜庄;;辛亥革命后的八旗驻防城:山东青州满城个案考察(1911—2003)[J];满族研究;2008年04期
5 贾艳丽;;清末旗人的民间自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袁锋;剖析满族人民参加辛亥革命的原因——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赵展;辛亥革命时期满族革命志士血染山河[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胜;;1902年中葡交涉述论[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2 石文玉;;超然于新旧之间的一次思想努力——张之洞《劝学篇》的写作背景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丹;;百年前北京正阳门车站爆炸案的反响[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周执前;;国家法律制度变迁与清代前中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J];边缘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5 张运君;;晚清政府对违禁书籍的查处[J];出版科学;2011年02期
6 谢蔚;;沈家本与清末大理院创办[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裴艳;;中华民国法学会论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王夏刚;黄婧;;清代学政与科举制度研究论纲[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祝婷婷;;张之洞的《劝学篇》与晚清新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郭世佑,蒋金晖;五十年来大陆学者关于辛亥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建军;;清末资政院时代的蒙古议员及其活动——以《大公报》所载史料为中心的考察[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2 李细珠;;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关亚新;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季宏;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咨议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晓建;士绅、赋税与社会风气:清末江西社会管窥[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杨阳;清末商约谈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亮;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盐政改革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邱羽;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丽;清末湖北州县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易中梅;民初外交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峰;民初陆军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振宇;民初内务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英;晚清时期河南东南部社会治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艳丽;;《京话日报》与20世纪初年国民捐运动[J];清史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雪挥;;晚清的湖南“代表”[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4期
2 魏敬群;;张公制与“鸟笼子”[J];春秋;2011年03期
3 李刚;;清末资政院,权力有多大?[J];中国报道;2010年03期
4 赵亚;;略评清末预备立宪[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5 王兴科;红楼春秋[J];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01期
6 唐海迪,梁景和;清末咨议局与议员参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林志友;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爆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潘爱红;;清末咨议局结构性描述——以浙江省咨议局和湖北省咨议局为实例[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9 马飞;;地方精英与清末宪政——晚清江苏省咨议局研究[J];理论界;2011年06期
10 刘民山;武昌起义前后的天津地区立宪派[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有礼;;论民国初年河南“组党热”及其影响[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闾小波;;从议会主义到宪法主义——从魏源到孙中山民主诉求之检讨[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3 罗宝轩;;李大钊与孙洪伊[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4 任桂淳;韩振乾;;清朝八旗驻防财政的考察[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5 闻黎明;;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再研究[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6 张婷;;漫谈美国新清史研究[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7 耿云志;;清未资产阶级立宪派与谘议局[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8 葛培林;;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磊;;清末京师慈善医疗机构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郭义山;;南社诗人丘复[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骥志;美军无端殴打议员,,伊议会强烈抗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荆晶;英议员舌战美参院:出丑的是美国[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徐超据;议员不敢得罪选民,被迫牺牲救市案[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林方;议员要修选举法欲留普京三连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记者吴云;中国西藏人大代表团与比议员交流[N];人民日报;2002年
6 记者倪四义、陈刚;李鹏会见日本议员代表团[N];人民日报;2002年
7 容小翔;间接赞扬效更高[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陈畅;乌克兰反对派议员声明放弃议员资格[N];人民日报;2007年
9 杨长喜 本报记者 戴善奎 余向华;山中有个“议员村”[N];四川日报;2006年
10 徐超;布朗表态:若当上首相将升级核武系统[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黄俊军;清末湖南立宪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建军;代议制框架下的地方政治[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卫东;清末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晓宁;红楼梦子弟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娜拉;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D];厦门大学;2009年
9 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建;士绅、赋税与社会风气:清末江西社会管窥[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咨议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巩言海;湖南咨议局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伍蔚鹏;两湖咨议局工业议案评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龙华;湖南咨议局与宣统三年预算案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郑跃涛;清末顺直谘议局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于阿磊;湖南咨议局与收回利权运动[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丁涵;清代八旗庄园及建筑特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胡海滨;清末监察制度改革述论[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邵司立;清末制宪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14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1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