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变中的联军统治与国人心态
本文选题:庚子之变 切入点:北京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庚子之变中,两宫西狩,帝都北京一度被联军占领并驻扎一段时期。本文试图考察庚辛之际联军对北京的具体治理措施以及京师民众的典型心态。借助实时史料的搜集和梳理,笔者力图贴近和还原细节性的历史情境,以呈现这一事件对于北京城市现代转型的起点性意义。
[Abstract]:During the change of Gengzi, the imperial capital Beijing was once occupied by the Allied Forces and stationed for a period of tim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coalition forces to govern Beijing and the typical mentality of the capital's people at the time of the Gengzi change. With the help of the collection and sorting of real-time historical data, The author tries to close to and restore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detail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event for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Beijing cit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K25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忠民;;近代北京供会研究[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李贵连;保定教案与沈家本被拘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1期
3 张大玉;李薇;;北京私家园林研究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佟洵;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传播及其演进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常书红;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于丽萍;城市近代化:近代北京书业发展的动因[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邱国盛;再论古代北京发展成为中国首都的原因[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王炜;;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窦坤;;西方记者眼中的清末北京“新政”——以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为中心[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宪民;;清代武备院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2 王炜;;清末北京摄影活动探究[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5[C];2005年
3 史敬芳;;佛舍利的历史考察——兼论其社会作用(节选)[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单丽;清代古典霍乱流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芮;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张国骥;清嘉庆、道光时期政治危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汪前军;《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峰;清代山东商人北方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征;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农民斗争心态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雷瑶;庚辛议和中的大吏因应(1900.7-1901.9)[D];东华大学;2011年
5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薇;清末北京城市治安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杰;《乾隆朝上谕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振宇;民初内务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建太;从洋务局的流变看晚清中外交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祖希;;侯仁之先生和他的北京情结[J];北京观察;2006年11期
2 毕昌辉;;北京,不会失去记忆[J];厦门航空;2008年01期
3 王亚春;解放初期北京城市生产的恢复与发展[J];北京党史;2004年01期
4 李建盛;;现代性进程中的北京视觉文化形象[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王明贤;对北京城市建筑创作的思考[J];装饰;1997年01期
6 张勃;;晚明北京居民的节日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发展[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0年00期
7 白公,金汕;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北京城市语言[J];城市问题;1997年06期
8 郑忠;试论影响近代北京城市转型的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9 ;老北京的发展源头[J];台声;2007年06期
10 鹿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的总体规划[J];北京党史;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彤润;宋志达;秦大唐;谢玫;;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的系统分析[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张世英;;北京城市发展宏观政策分析系统[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高起祥;;关于北京城市性质功能与经济建设方针的思考[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4 李迪华;范闻捷;;北京城市离退休人口与城市公园关系研究[A];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0年
5 游惠雯;;北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费用标准的研究[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6 李建平;;论北京城的发展建设与文物保护[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刘秀晨;;古都文化第一街——从北京城市文化谈朝阜路[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8 黄亚玲;万和荣;;2008奥运会对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陈■;黄钟;石晓冬;;北京市区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敏;蒋维楣;苗世光;季崇萍;王晓云;李炬;;北京城市气象与环境数值模拟试验[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晓然;北京城市规划直面现实[N];经济日报;2004年
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胡林强;打造新首都北京酝酿“世界级”商机[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霍丽洁;拓婚庆市场以专取胜[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郑宏;北京城市广场群的研究[N];中国建设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陈雪根;北京城市格局酝酿变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7 曾华清;进京“赶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8 杨帆;为人文奥运添苏州色彩[N];苏州日报;2008年
9 汪静;“车轮子难题”改写北京城市规划,新方案年底出台[N];中国经营报;2003年
10 徐文营 何振红 李杨;北京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N];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江丽;1900-1937年北京城市“卫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谢祥财;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金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姚文清;北京城市边界层低层湍流动力结构及其影响特征[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张岳;流动空间的生产与城市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胡波;中国紫外与光合有效辐射的联网观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9 陈建军;北京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原位修复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立;北京市自然保护区体系及空间布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靖;北京城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庞聪;北京城市无障碍外部空间初探[D];清华大学;2005年
3 鲍清杰;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俊芳;北京会展业功能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5 张渊;整合营销传播视野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赵宁;北京城市运河、水系演变的历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庄珊曼;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风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凯;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9 刘世俊;北京城市边界层中低空风切变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10 张家铭;北京城市人家装饰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16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1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