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措与用度:近代常州商会经费问题考察

发布时间:2018-03-20 04:03

  本文选题:近代中国 切入点:商会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饬办商会是近代中国政府改良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作为沟通政府与工商群体的中介,商会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基于公共团体的属性,商会经费问题成为衡量组织整合能力的重要标准,经费筹措从一个侧面反映组织的影响力,经费用度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组织职能的履行。以常州商会为例,探微近代中国商会的经费问题,经费困境主要影响因素为规制与现实的脱节、非强制入会原则,从而影响工商群体的整合。受其影响,商会经费主要来源于商会领袖的捐款、劝募、会员会费、公共事业捐,经费用度主要分为事务费和事业费,体现"联络商情,保护商业,开通商智,维持公益,承上接下"的事业宗旨,然而经费支绌、组织整合能力式微等困局日显,究其原因在于组织规制的不完善。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improve social governance in modern China. A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groups,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issue of chamber of commerce fund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ability of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The financing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from one side, and the expenditure degree refl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s function from the other side. Take Changzhou Chamber of Commerce as an example. Probing into the fund problem of 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in modern tim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regulation and reality, the principle of non-compulsory membership, thus affec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groups. Under its influence, the funds of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mainly come from the donations of the leaders of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Solicitation, membership fees, public utility donations, and expense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business fees and business expenses, reflecting the purpose of "liaison with business, protection of commerce, opening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maintenance of public interest, acceptanc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of the public interest". However, the funds are outstretched. The difficulty of the decline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ability is due to the imperfection of organizational regulation.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刘国钧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商会的慈善事业研究”(15YJCZH048)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体系与组织治理:常州商会研究(1905—1937)”(17LSB002)
【分类号】:F279.29;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茂森;近代中国现代化特征的探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3 程美东;论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缓慢发展[J];江淮论坛;2004年03期

4 ;学术界对前近代中国研究的分歧[J];学术界;2004年03期

5 蒋贤斌;困扰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观念的四个问题[J];求索;2005年05期

6 陈克;天津与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2期

7 刘宗灵;;重读近代中国:身体史的另类视角——评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年》[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01期

8 韩东风;孙倩;;“近代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郭常英;李爱勇;;新时期的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研究[J];史学月刊;2009年12期

10 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J];中国德育;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近代中国》第2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2 ;《近代中国》稿约[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3 ;《近代中国》编委会[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4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5 ;《近代中国》第4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6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7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8 ;《近代中国》稿约[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9 ;《近代中国》编委会[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刘广京;;刘广京教授致本刊副主编陈绛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英;近代中国商会加入国际商会的历程与表现[N];光明日报;2005年

2 黄兴涛;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一个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季荣臣;近代中国的反现代化思潮浅论[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朱英;近代中国同业公会研究亟待加强[N];光明日报;2004年

6 金石;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曲折演变[N];人民日报;2000年

7 高中华;近代中国救灾体制的重要特点[N];人民日报;2010年

8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近代中国的“自强主义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马勇;如何读懂近代中国[N];南方周末;2012年

10 梁展;族群转向与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D];上海大学;2010年

3 卢征良;近代中国市场之倾销与反倾销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5 罗靖;近代中国与世博会[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江远山;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吴静;近代中国民办企业的技术引进[D];厦门大学;2009年

9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卜志勇;近代中国社会团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亚希;近代中国女教师的兴起(19世纪末至193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周洁;对近代中国公司立法的探究[D];新疆大学;2016年

3 金阳;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宗教意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刘芳;梁启超民族观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

5 梁柳湘;晚清报人与现代民族主义的孕育(1840-1895)[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邬春红;李鸿章教案办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7 郭维刚;近代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原因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波;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洪涛;成长与迟滞:近代中国华商保险业发展历程的历史考察(1865-1945)[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7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37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