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国际主流社会:蒋介石的对日外交战略
本文选题:日本外交 切入点:国际社会 出处:《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前言战后的1951年,日本首相吉田茂于外务省主持"战前日本外交总回顾"的一连串内部检讨会议中,将退出国联视为战前日本外交"走入歧途"的第一步,认为退出国联,不啻自绝于国际社会;不能与主流国际社会同步的日本,自然陷于被孤立的命运,能寻找到的奥援,只剩下和日本同等命运,同样被国联唾弃的德、意两国。日本之所以于1936年与德国签定《日德防共协定》,1940年再组日德意三国同盟,无疑反映此一时代背景。日本既然步入歧途,仿若过河卒子,自认惟有孤注一
[Abstract]:First, on 1951 after the war,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geru Yoshida held a series of internal review meetings on "Review of Japan's Foreign Affairs before the War", which considered withdrawing from the League of Nations as the first step in Japan's "misguided" diplomacy before the war. Japan, which is unable to synchronize with the mainstream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naturally finds itself in an isolated fate, and only the same fate as Japan's, which is spurned by the League of Nations, remains. Italy and Italy. The reason why Japan signed the "Japan-German Defense Agreement" with Germany on 1936 and formed the alliance of Japan, Germany and Italy on 1940 undoubtedly reflect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Since Japan has gone astray and imitated itself as a pawn over the river, it thinks that it can only take a solitary note.
【作者单位】: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D829.313;K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挺;郭一娜;;大灾大考验:日本外交的一张不及格考卷[J];东西南北;2011年09期
2 武玉环;渤海与日本外交史话二则[J];史学集刊;2000年04期
3 戴琦;;“菊与刀”模式下日本外交政策的文化根源[J];黑龙江史志;2009年20期
4 武寅;战前日美经济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J];世界历史;1989年06期
5 杨宁一;从原敬到币原——评20年代日本外交的变化[J];世界历史;1990年01期
6 宋志勇;“七七”事变与日本外交[J];南开学报;1995年05期
7 余精华;论战后日本外交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李亮;单冠初;;中美关约交涉与日本外交应对[J];史林;2014年02期
9 钱学文;90年代中东日本关系之回顾与展望[J];阿拉伯世界;1995年01期
10 臧秀玲;宋小霞;;日本政治文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亮;;日本与南非关系研究综述:兼论对日本外交的新思考[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2)[C];2013年
2 安成日;;关于当代日韩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3 林晓光;周彦;;菅直人内阁的对外政策与日美、日中关系[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评论员 覃里雯;“受害者心态”误导日本外交[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庞中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本外交的梦想[N];东方早报;2007年
3 方祥生;由“二元外交”到“三元外交”[N];光明日报;2007年
4 郑兴 韩春苗;日本外交能否迎来真变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谭福榕;前原诚司,,是外相还是防相[N];国防时报;2010年
6 本报驻日本记者 刘军国;日本外交旧瓶装旧酒[N];人民日报;2012年
7 近藤大介;日本外交寻求突破[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 近藤大介;日本外交的左突右冲[N];经济观察报;2014年
9 孙承;日本外交如何适应“历史的转折”[N];学习时报;2004年
10 邱震海(香港);“有事三法案”与日本外交新动向[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2 樱井秀成;冷战后日本外交决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芸苑;战后日本外交形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宇轩;日本家族对日本外交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3 宋小霞;日本外交政策:政治文化解读[D];山东大学;2005年
4 袁洁;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王先丽;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战后日本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丽;走向结盟之路[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7 辛懿;21世纪初日本外交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亮;战后日本的意识形态外交[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9 支晔;试论21世纪初日本外交制度的变化[D];外交学院;2009年
10 李兰;论小泉内阁的外交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4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