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
本文选题:洋务运动 切入点:官派留学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世纪70年代初,清政府分批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是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运动,在中国留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Abstract]:In 1870s, the Qing government sent 120 young childre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batches, which was the first official study abroad movement in China and had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studying abroad in China.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号:02091254210144 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课题号:PHR201108330
【分类号】:G648.9;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赞勋;中国留美幼童的遗产[J];炎黄春秋;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玲;;浅谈留美幼童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观央视纪录片《幼童》后感[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
2 曹金祥;;远航与开拓:晚清幼童留美计划探析[J];学术论坛;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亚明;李鸿章的实学观与早期现代化意识[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严亚明;传统民族意识与早期现代化论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孙春芝;;近代农民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钟伟;;陈宝箴与湖南早期现代化[J];传承;2009年24期
5 严亚明;传统民族意识与早期现代化论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6 戚其章;从甲午战争看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原因[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05期
7 姜铎;关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之管见[J];社会科学;1988年02期
8 孙文举;洋务运动在台湾[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9 连心豪 ,詹庆华;论赫德、海关近代化与洋务运动的关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01期
10 李强;;论晚清遣使与洋务运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勇;郑建敏;;关于洋务运动评价标准的哲学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3 唐燕;;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张晓琳;刘树勇;;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述活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6 夏辉映;;论洋务运动时期西学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严立贤;;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中国近代早期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滥觞[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8 马平安;;洋务运动时期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兼论其对清末政局走向的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9 黎仁凯;;试论洋务纲领[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10 邹小站;;晚清官僚士绅对于近代科技的排拒与迎受[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学者,评论家 马立诚;洋务运动的是与非[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刘玉峰;晚清洋务运动经济政策评议[N];学习时报;2008年
3 董伟 刘建军;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商人[N];学习时报;2006年
4 王劲;甘肃洋务运动:西北近代化的开端[N];甘肃日报;2001年
5 李文海;“老屋子”的比喻[N];光明日报;2005年
6 冯天瑜;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N];光明日报;2002年
7 陈锋;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3年
8 陈锋 任放;“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2年
9 钱钢 胡劲草;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N];南方周末;2004年
10 哈尔滨学院 杨晓梅;忧患意识与晚清社会变革[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孙成华;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蔡云辉;战争与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董贵成;近代科学与戊戌维新[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永;晚清洋务派政治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9 黄庆林;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菊平;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王艳娟;曾国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李海玲;王先谦评议[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辉;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与西学东渐[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紫涵;论晚清洋务派的科学观[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何永明;洋务运动在巩固中国近代西北边防中的作用[D];新疆大学;2006年
7 宋红霞;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输入及其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8 贾伟川;洋务运动时期海外军用设备采购的途径[D];暨南大学;2005年
9 徐茂慧;近代中日两国聘用外籍专家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姚勇;保守中的进步[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3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4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