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窥伺窃取钓鱼岛述论
本文选题:甲午战争 切入点:中日关系 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Abstract]:The defeat in 1894 not only marked the complete failure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but also confirmed the collapse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cognitive guiding ideology of "body-use" relations after the Opium War. It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ost-war East Asia and even the entire world pattern. This influence even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is year marks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is is the function of Shi Jian. Chairman Xi Xi pointed out at the plenary meeting of the PLA delegation of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f you can fight, you can stop the war, and when you are ready to fight, you may not have to fight. The more you cannot fight, the more likely you will be beaten." This is the dialectic of war and peace. "on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seriously reflect on 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and defeat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dialectical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is war and peace is especially special. This column invites scholars in related field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Japan and its related issu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attract readers' attention and reson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5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诗柱;周恩来关于发展战后中日关系的原则思想[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06期
2 金熙德;中日两国增进相互信赖的课题与途径——第二次“中日青年论坛”综述[J];日本学刊;1998年05期
3 于淑云;简述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张耀武;世纪之交中日关系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齐福霖;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2期
6 陈本红;冷战后中日关系的特点及其阻碍因素[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7 邹岩梅;日本国民心理对中日关系影响的分析及对策[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逄爱成;;中日关系中的三重文化困境[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10期
9 王希亮;;日本学术界“南京大屠杀事件”论争及各派论点评析[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4期
10 孟凡彬;;谁来收拾小泉的“烂摊子”[J];环球人物;200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3 邓伟权;;中江丑吉的中日关系论[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4 张艳茹;;2010年7—9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5 张艳茹;;2009年10—12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6 张艳茹;;2010年10—12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张艳茹;;2011年1—3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8 张艳茹;;2011年4—6月份中日关系大事记[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9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10 王泰平;;日本民主党政权的外交政策取向[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站在大局高度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N];经济日报;2005年
2 记者 吴黎明;中日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N];人民日报;2001年
3 侯大伟、余靖静、李江涛、刘洋;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在川浙京等地举行报告会[N];人民日报;2005年
4 樊勇明;中日关系坚冰之下蕴藏希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中日关系:冲突并非唯一结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鲁宁;中日关系的公民责任[N];证券时报;2005年
7 周庆安;后安倍时代中日关系需要确定性[N];南方日报;2007年
8 记者 曹鹏程;“北京—东京论坛”闭幕[N];人民日报;2006年
9 刘普 吴怀中;麻生时代中日关系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孟登科;“政治解决对中日关系再好不过了”[N];南方周末;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侯德贤;冷战后亚太地区中日关系与美国因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5 高凡夫;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姜运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伟兴;冷战后日本的对台政策及日台关系[D];暨南大学;2008年
10 蔡成喜;论新中国对日贸易的开拓[D];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试论互联网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2 吴健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及日本人的中国观[D];暨南大学;2003年
3 萧俊;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武向平;“吉田书简”与战后初期日本对华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邹贵福;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国家间互动[D];南京大学;2011年
6 欧阳安;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D];外交学院;2001年
7 王冬;日本的政治大国走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1年
8 王克歌;试析冷战后的中日关系[D];河南大学;2005年
9 邓秀杰;靖国神社参拜和中日关系[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李学如;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述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9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4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