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下的“鲜花”——国民政府时期五月纪念述论

发布时间:2018-03-24 09:29

  本文选题:五月梦 切入点:国耻 出处:《安徽史学》2015年02期


【摘要】:五月在中华民族斗争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许多重要的事件都刻写于此月,它有"纪念月"之称。五月的记忆层层叠加,以耻感为基调,蕴含着深刻的民族内省,以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为依归。鉴于五月所具有的巨大政治能量,国民政府对五月记忆进行了有意识的规训。在抗战期间,五月也成为抗战动员的重要文化因素,为抗战胜利和民族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国人用鲜血浇筑的"五月梦"寄寓了民族的胜利与自强憧憬。
[Abstract]:May has a special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Many important events have been written in this month. It is called "the month of Remembrance." the memory of May is stacked layer by layer, with a sense of shame as the keynote, and contains profound national introspection. In view of the enormous political energy of Ma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consciously disciplined the memory of Ma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May also beca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factor in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May Dream", which was built with blood, embodies the nation's vision of victory and self-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同艳;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红五月纪念运动”[J];龙江党史;1994年Z1期

2 臧伟;试析“红五月斗争”中产生“左”倾的原因[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杨会清;;“红五月运动”的兴起及其运作模式(1921—1935)[J];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06期

4 黄龙国;;一九三○年延边红五月斗争[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建伟;;中共创建初期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阐释(1921~1927)[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5期

2 王建伟;;中共创建初期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阐释(1921—1927)[J];明清论丛;2011年0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辛薇薇;论1930年延边地区反帝反封建斗争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珠燮;金正浩;;共产国际初期对东方革命的贡献[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求是;2010年22期

3 张可荣;;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黑龙江史志;2010年24期

5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6期

6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7 张可荣;;“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晨升;;“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综述[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5期

9 魏万磊;;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王志中,梁雅玲;论中华民族复兴的三面旗帜[J];理论探索;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萧致治;;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奠基人[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2 孙立功;;重温开国大典——喜迎中华民族复兴曙光[A];我与新中国60年[C];2010年

3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承斌(新华社记者) 李术峰(新华社记者);传承民族复兴的薪火[N];解放军报;2001年

2 俞祖华 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 教授;“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源流考[N];北京日报;2013年

3 ;民族复兴的重要转折点[N];人民日报;2014年

4 记者 霍小光 张宗堂 吴晶晶 赵超;汇聚起民族复兴的智慧和力量[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任仲平;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N];人民日报;2011年

6 ;弘扬抗战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N];北京日报;2014年

7 记者 王庆环;北大举行“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理论研讨会[N];光明日报;2009年

8 ;民族复兴还要弘扬抗战精神[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周勇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伟大先驱[N];重庆日报;2013年

10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 张社卿 陈永红;2014:这个甲午不寻常[N];中国国防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鹏;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翟明龙;清末民初民族复兴思想萌芽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杨兆贵;“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力;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严志;抗日战争时期战国策派的民族复兴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任志胜;九一八后蒋介石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31-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57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57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3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