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内、外城官医院的医疗救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23:21

  本文选题:内、外城官医院 切入点:京师警察厅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京师内、外城官医院是存续时间最长,被公认设立最早的北京官立医院,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全民救济性质,对民众实施免费医疗。它的设立有"新政"的背景,仍带有传统"仁政"下"恤民"政治的特点,但其改变了政府传统的救济模式,更深层地考虑到了贫弱群体的日常生活,救济面更宽,带有普遍人性关怀的意味,是传统救济向现代社会福利发展的重要表现。近代北京的内、外城官医院(包括改名后的市立医院)对贫困民众所进行的免费医疗一直持续到民国结束,可以看作是当时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常设制度。
[Abstract]:Among the Beijing teachers, the Extra-city official Hospital is the oldest one established in Beijing. Its biggest characteristic is that it has the nature of national relief and provides free medical treatment to the public.Its establishment has the background of "New deal" and stil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ssionate" politics under the traditional "benevolent government", but it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relief mode of the government, taking deeper into account the daily life of the poor and weak groups, and the relief scope is wider.With universal humanity concern, it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raditional relief to modern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In modern Beijing, the free medical treatment for the poor was carried out by the Extra-city official Hospital (including the renamed Municipal Hospital) until the en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permanent system of social management by the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基金】: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重点课题项目(13YZD-02)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TJZLB-007)
【分类号】:R-09;K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淳威;梁峻;曹利娟;;清末北京卫生管理概要[J];北京中医;2007年05期

2 梁淳威;梁峻;曹利娟;;清末北京卫生法规和医学堂[J];北京中医;2007年06期

3 梁峻;曹丽娟;;清末医院概况[J];北京中医;2007年08期

4 曹丽娟;马健;;清末民初北京内外城官医院[J];北京中医药;2010年06期

5 曹丽娟;;清末北京公共卫生事业的初建[J];北京中医药;2010年10期

6 曹丽娟;;清末北京首家官立医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10期

7 王玉辛;清末的中央卫生行政机构与京城官医院[J];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03期

8 曹丽娟;试论清末卫生行政机构[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02期

9 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10 李传斌;;教会医院与近代中国的慈善救济事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忠民;;近代北京供会研究[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张大玉;李薇;;北京私家园林研究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佟洵;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传播及其演进历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常书红;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于丽萍;城市近代化:近代北京书业发展的动因[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邱国盛;再论古代北京发展成为中国首都的原因[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王炜;;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王岗;;元明《宫词》与清《竹枝词》中北京节令风俗考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象[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坚;;仿生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振芳;;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模式[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王炜;;清末北京摄影活动探究[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5[C];2005年

5 王新迎;;乾嘉时期京官的社交方式[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6 史敬芳;;佛舍利的历史考察——兼论其社会作用(节选)[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峰;清代山东商人北方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于明艳;文化视野下的社会救助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宋庆欣;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邸文一;我国城市机构养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张永利;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蒋薇;清末北京城市治安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华明;民国时期广州中医(执业)考试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陈振宇;民初内务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玉良;公民福利权在我国的确立及保障[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禹;传教士在海南岛[J];清史研究;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奇;;民国时期广州社会的医疗救济[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为难治病诊治“投石探路”的参考书——介绍《现代难治病诊治学丛书》[J];上海医药;2009年08期

3 楼锦新;;4项中医药诊治肿瘤研究成果获奖[J];中国肿瘤;1993年04期

4 ;风湿免疫病专题班将举办[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07期

5 ;声音[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10期

6 尹长青,曹国志;精神疾病诊治中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02期

7 房思宁;性传播疾病诊治的伦理道德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年03期

8 邢鲁斌;性病恐惧症诊治中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02期

9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特邀编委单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特邀编委单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安徽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成员通讯录[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会议具体日程[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前言[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大会组织机构[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平安 整理;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N];健康报;2011年

2 州卫生局;星煌国际药业为我州捐赠药品[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3 记者 玉珍;德吉会见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N];西藏日报;2009年

4 方志勇 王守林 解彦彤;史好泉会见韩国医疗专家[N];德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马琳;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召开[N];菏泽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晓;700多超声专家聚苏州[N];苏州日报;2009年

7 徐侃 刘航希;我市对口支援松潘卫生防疫队返宜[N];安庆日报;2009年

8 丁贤来 汪浩;我市首家院所共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开通[N];安庆日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 刘生强;郭宝成荣膺“2009中国改革年度人物”[N];榆林日报;2010年

10 ;2010年卫生系统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N];健康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红梅;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其与疫灾的互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龚莲英;民国时期疫灾影响下的公共卫生意识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2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02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