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经济政策
本文选题:抗日根据地 切入点:经济政策 出处:《理论视野》2015年05期
【摘要】:合理负担政策特别是抗战中后期实行的累进税制,既体现了"有钱出钱"的原则,又照顾了贫苦群众的利益。减租减息在不损害地主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经济地位。抗日根据地主要是农村,并没有多少资本主义,中共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反映了革命理念的重大变化,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Abstract]:The policy of reasonable burden, especially the progressive tax system implement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not only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having money to pay for", but also takes care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oor.Rent and interest reduction can lighten peasants' burden and improve their economic status without harm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landlords.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are mainly rural areas, and there is not much capitalism. The policy of developing capitalism put forwar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flects the great changes in revolutionary ideas and has had a great political impact.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分类号】:K26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春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慈斌;毛泽东的商品货币理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3 晓峰;“七大”前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卫兴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理论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朱洪强;试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6 张全省;富有远见的设想 充满矛盾的实践——毛泽东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展中国经济的设想及实践[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张旭东;;1957~1978年中共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曲折演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曲延春;;论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牛兰春,吕其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席富群;新中国前十七年我党对农业地位认识的演变[J];长白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宣;;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反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俊国;;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与实践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东林;;“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若干经济理论和观点再探析[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健江;;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对四化战略目标的调整与完善[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刘华清;;试论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7 罗玉明;;从逐步工业化到赶超型工业化——毛泽东工业化战略探析[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8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梁剑峰;张红艳;;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果[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10 唐正芒;;略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对“瞒产”的开明态度[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杨全海;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贺碧霄;新闻范式更替: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D];复旦大学;2011年
6 周勇;“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刘岸冰;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伟;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巧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探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吕春蕾;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瑾;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演进[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5 余劲,
本文编号:1718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1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