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与库罗帕特金对华政策之争——以义和团运动时期为中心
本文选题:中俄关系 切入点:义和团运动时期 出处:《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摘要】:义和团运动时期,帝俄远东外交政策的缔造者、财政大臣维特与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对华奉行的同是侵略扩张政策,但却有策略与手段的分歧与不同。大沽之战后维特反对库罗帕特金进军北京并立即出兵满洲的主张,希望通过李鸿章来促使清政府采取坚决措施镇压义和团运动,与中国单独达成协议以保护俄国使馆和中东铁路的安全。义和团运动被扑灭后,维特又反对库罗帕特金在北京谈判中最大限度地削弱中国政府的主张以及在满洲善后问题上拒绝完全撤军和占据中国领土的意图,建议在北京谈判中减少对清政府的要索,重塑俄中"同盟"关系,在满洲问题上则倡导实行有保障撤军的政策。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oxer Movement, founder of Russian Far East foreign policy, finance minister Witt of China and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Courau Pat Kim pursued the same aggressive policy of expansion,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fter the war of Dagu against Witt Courau Pat Kim to enter the Beijing and immediately sent troops to Manchuria's claim, hope that through Li Hongzhang to the Qing government to take resolute measures to suppress the Boxer Movement, and Chinese alone reached an agreement to protect the Russian Embassy and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safety. The Boxer Rebellion was extinguished, Witt was against Courau Pat Kim in the Beijing talks to minimize Chinese government claims and refused to withdraw and occupy the territory in Manchuria with the intention China issue, proposed to reduce to the Qing government to cable in the talks in Beijing, Russia's "Remodeling alliance" relationship, on the issue of Manchuria is to promote security withdrawal Military policy.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K256.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少丹;孙宝根;;英国记者眼中的义和团及清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2期
2 彭淑庆;孟英莲;;再论庚子“东南互保”的首倡问题[J];东岳论丛;2011年11期
3 赵春晨;论甲午战后至辛丑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4 谢振治;;论1902年中英商约的特殊性[J];传承;2008年02期
5 林华国;;对袁伟时新作的一些不同意见[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7期
6 戴海斌;;余联沅:从“铁面御史”到“洋务干员”——上海道研究的一个个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8 谢振治;;1902年中英商约述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葛夫平;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法国对华外交[J];近代史研究;2000年02期
10 崔志海;试论1903年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J];近代史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玉芹;;“浙江三忠”与义和团运动[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巍;论1900—1924年中俄关系之特点[D];外交学院;2007年
3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5 胡门祥;晚清中英条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庆法;台湾总督府的“对岸经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彭淑庆;国家、地方与社会[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泽昊;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刘宏;义和团迷信及其社会反应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继武;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瑶;庚辛议和中的大吏因应(1900.7-1901.9)[D];东华大学;2011年
2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卉;史嘉乐与北京圣公会救主堂建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杨阳;清末商约谈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芮俊杰;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雷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法关系研究(1894-1914)[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王姗萍;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D];河北大学;2003年
8 梁其承;“东南互保”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杨芳;宗藩体制与晚清外交[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海霞;义和团档案史料编纂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夏岚;论沙俄全面占领中国东北后的中俄交涉(1901-1903)[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2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2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