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打工妹”群体的精神生活——以长三角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4-11 02:00

  本文选题:民国时期 + 长三角地区 ; 参考:《史学集刊》2017年02期


【摘要】:民国时期的长三角地区是打工妹最为集中的地区。打工妹进厂务工,主要受经济的"原动力"驱使,即物质生活的改善。但精神生活的诉求与"消费",同样不可或缺。打工妹用于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不仅偏少而且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在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制约下,打工妹排遣"痛苦"的娱乐生活,显得过于单调和乏味;补习教育的"精神食粮",由于无法突破的"收入与生计"瓶颈,在供给与需求之间难以无缝对接,无法根本改变她们贫困的精神家园。而精神生活的贫困,则直接影响着打工妹的生活质量。这种双重变奏,陷打工妹于沉重的生活压力中,彷徨挣扎。如此状态,正是民国时期中国打工妹群体日常生活的真实呈现。
[Abstract]: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rea of migrant workers.Female migrant workers, mainly driven by the economic "motive force", that is,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ife.But the appeal of spiritual life and "consumption", equally indispensable.Under the dual restriction of time and money, it is too monotonous and boring to set aside the "painful" entertainment life of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which is not only less than the consumption of spiritual life, but als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extremely unreasonable.Due to the "income and livelihood" bottleneck which can not be broken through, it is difficult to connect supply and demand seamlessly, which can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ir poor spiritual home.The poverty of spiritual life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emale migrant workers.This double variation, trapped in the heavy pressure of life, struggling.This state is the real appearance of the daily life of the female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09BZS046)
【分类号】:C913.68;K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旭;;释放与规范:现代化语境下中西精神生活比较[J];杭州(下半月);2009年11期

2 李博;;现时代精神生活物化现象分析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4期

3 斯米勒诺夫;陈如凤;姚一澄;;文学、艺术与精神生活[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1年01期

4 包哲兴,张同基;谈精神生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5 周国平;;阅读和写作[J];现代青年(细节版);2009年05期

6 ;面对[J];文苑;2010年01期

7 罗姗;;试论发展精神生活之起点与目标[J];青年文学家;2012年13期

8 陈峗;;世俗化与精神生活的现代分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9 加布丽埃勒·施瓦布;;巨大的断裂:酷刑下的政治和精神生活[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1期

10 王秋华;;浅谈乐音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含章;张志安;高碧姬;;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 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童世骏;;世俗化社会中的精神生活论纲[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少明;;从快感到幸福感——论音乐与老年人精神生活[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有仕;;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陈峗;;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怀化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精神生活现状调查[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任晶;;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钟如森;王成武;;也谈如何增进老人与子女的思想感情沟通[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9 顾丹红;钱丽华;;养老——呼唤精神赡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翠翠;许容;;生活像一团麻,培训班帮我解疙瘩[A];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辉;关注困难群众的精神生活[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老干部局 王道恕;关心老干部精神生活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孙瑞雪;陪孩子享受真善美的精神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杜显雷 任涛;群众实现经济收入和精神生活“双丰收”[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沈壮海;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N];光明日报;2003年

6 徐永仓;关注老干部精神生活[N];中国老年报;2008年

7 吴占中;关于富与贵的思考[N];新疆日报(汉);2012年

8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作家 王蒙;浏览、阅读与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N];文汇报;2012年

9 谷中原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N];中国社会报;2013年

10 李艳丽 河南省洛阳市西下池小学;陪儿童过一种精神生活[N];中国教师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清华;马克思精神生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宪婧;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3 段茳飞;失独父母精神生活问题及帮扶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王未;基层法官的精神生活及公务员伦理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赵舒;当代精神生活物化困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苏亚拉;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图古日格嘎查蒙古族牧民精神生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徐婧婷;城市老年人精神生活缺失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张婧;新媒体对青年精神生活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秦帆;精神生活的主体向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10 路菲;马克思的精神解放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33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33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