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商务英语教学方法考略
本文选题:清末 + 商务英语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31期
【摘要】:由于注重采纳西方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清末我国英语教学方法基本能够和世界保持同步发展。洋务运动开展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便于和西洋诸国进行沟通交流和商业往来,为此,商务英语成为当时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
[Abstract]:Due to the emphasis on adopt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an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One of the important purposes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English education wa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business exchange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herefore, business English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education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研究”编号是:132400410689
【分类号】:H319;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伟;刘海龙;;传教士卜舫济及其主持下的圣约翰大学的英语教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周毅;洋泾浜英语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历史渊源之探讨[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年;;商务英语的前学科发展史概述[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2 范哗;;卜舫济教育理念浅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莫再树;肖云南;;我国早期商务英语的产生及语言属性——兼论洋泾浜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朱德付;罗晶;;论“英语混合语”的起源说和概念的区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戴年;;商务英语的前学科发展史概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6 丁伟;;晚清传教士从事英语教学成功原因探析、启示与措施——基于其具备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质的考察[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王铁梅;;洋泾浜英语的发音方式对现代英语学习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崔璨;骆琳;;浅析当下汉语纯洁性危机——从“洋泾浜”谈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09期
9 邓世平;;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idgin English[J];海外英语;2014年02期
10 朱海玲;;清末的洋泾浜英语[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爱勤;会通中西 融贯古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D];湖南大学;2012年
5 肖玮萍;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6 陈胜利;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魏洲阳;上海英美派高等医学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李亦婷;外语培训班与晚清上海社会(1862-1911)[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王郡;迎拒之间的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何琳;民国初年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芳;中西文化交汇下的教会书院[D];湖南大学;2008年
6 邵彦;非基督教运动前后圣约翰大学与燕京大学的发展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亿侃;洋泾浜英语对上海方言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韩力;汉语中英语借词进化之解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晓兵;卜舫济办学理念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语堂与卜舫济往来函件选[J];档案与史学;1994年03期
2 周振鹤;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吴义雄;“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4 季压西,陈伟民;近代中国的洋泾浜英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J];学术月刊;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淑琴;对不同的篇章模式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晶;《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吕爽;;关于成人钢琴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4 刘梦琴;;关于大学生开设文学选修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年12期
5 陈坚林;;试论立体式教材与立体式教学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6期
6 卜颖华;;浅析声乐教学方法改革——以整体性教学方法为例[J];才智;2012年06期
7 张寿昌;论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8 荣华 ,马宏;中国革命史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体会[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朱国玉;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3期
10 周福盛;试论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分类[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玉栋;王珍;;浅谈医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选择[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巍;;教有法、而无定法——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何巍;;医学生对各种教学方法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王凤领;;改革教学方法 搞好计算机基础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韩伟韬;高迎慧;郭凤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试论专业教学目标、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仲伟纲;孙国文;聂斌;张芹英;丰建淑;张里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尝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唐丹;;浅议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吕桂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秦渝兵;杨亚滨;龙榕;;《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及效果分析[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张冠廷;;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能力[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宿迁市宿豫区黄墩中心小学 肖少飞;音乐教学方法多样性的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暮鸦编;科学地对待教学方法的选择[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香河县大河各庄小学 刘治;浅谈小学教学方法的选择[N];廊坊日报;2008年
4 龙感湖中学 严济平 刘建煌;浅谈“三段式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N];黄冈日报;2009年
5 六枝特区新窑乡四角田小学 高家斌;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方法[N];六盘水日报;2010年
6 武都区汉王中心小学教师 陈新社;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N];陇南日报;2010年
7 安徽舒城师范学校 钟能文;以哲学方式问思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水矿教育集团红旗学校 华晓明;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N];六盘水日报;2009年
9 剑阁县羊岭小学 杨永红;对农村留守学生教学方法的思考[N];广元日报;2009年
10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秉公;基础课应进行“双主体学导式”教学[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2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学政;西医教学方法与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艳;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现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大众;初中数学以惑教学方法的实验及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兰;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功能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陈冲;全民健身操舞教学方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6 吴文昊;中学地理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顺清;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红;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方法之案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泽旭;“自主探究—诱导解惑”式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雪;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现状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56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5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