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8-04-23 04:27

  本文选题:社会 +  ; 参考:《社会》2015年02期


【摘要】:西语"society"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术语生成和观念再造的三次转变:以"会"或"民景"、"国中之民"等对译,强调社会组织和"民"、"民俗"、"民景"、"为民"的内容;以"群"为主的对译形成以"群"为基础、目的和根本的"群本"式现代化思想,倡导善群、合群和变革以强国;以"社会"为主的对译,在对理想社会和理想国家的诉求与探索中确立了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普遍价值的基础。术语的生成与时代的变化同步,观念的再造体现了近代学人积极参与现实改造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和直面人类终极前途的理想情怀。
[Abstract]:The western language "society" has experienced three changes in terms generation and concept reengineering in modern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people" and "people", "folk", "folk", "people", "people", "people", "people", "people" and "groups" based on "groups" as the basis, the aim and the basic "group" type of modern thought, and the advocacy of good group, and cooperation. In the pursuit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deal society and the ideal country, the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al value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al" concept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pursuit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deal society and the ideal country. The generation of the terms is synchroniz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reengineering of the concept embodies the urgenc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direct face of the modern schola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al transformation. The ideal of the ultimate futur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知青与民族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13CSH08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新名词与传统解构”(13JJD770021) 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专项资金“西方近代社会观念的中国化研究”(117-410100006)的资助~~
【分类号】:C91;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旭麓;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J];近代史研究;1984年02期

2 王宏斌;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J];近代史研究;1985年02期

3 冯天瑜;经济·社会·自由:近代汉字术语考释[J];江海学刊;2003年01期

4 姚纯安;清末群学辨证——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中心[J];历史研究;2003年05期

5 方维规;论近现代中国“文明”、“文化”观的嬗变[J];史林;1999年04期

6 陈树德;“群学”译名考析[J];社会学研究;1988年06期

7 丁乙;西方社会学初传中国考[J];社会学研究;1988年06期

8 应星;吴飞;赵晓力;沈原;;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9 韩明谟;中国社会学一百年[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10 吴建生;;“社会”一词演变及在晚清的传播[J];实事求是;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洪军;解构与重建——试析康有为复兴儒学的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浩斌;;试论乡土中国的自我概念及其流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谢懋金;试析近代激进思想的生成原因[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4 吴之惃;“洪门”考源[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5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6 傅德元;;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7 史五一;;明清会社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8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9 左玉河;;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10 吴汉全;;陈独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2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增刚;夏永侠;;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移民安置点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贵连;李启成;;法治(Rule of Law)还是治法——近代中国法治的一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汶蓉;;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变迁与趋势——以80后年龄组为参照的经验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8 赵立人;;戊戌变法时期兴中会和维新派的合作与分歧——兼论康有为早期之反清活动[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9 丁凤麟;;略论孙中山的“与群俱进”思想[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10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790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90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