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与中国钢铁工业之历史考察
本文选题:新中国成立前 + 毛泽东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还没有开始考虑中国的钢铁工业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开始关注边区炼铁工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边区炼铁工业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不仅对鞍钢的恢复和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还使中国共产党得以顺利接管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各钢铁企业;毛泽东发出"鞍山的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的电令和"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号召,有力地推动了鞍钢迅速恢复生产;毛泽东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伟大战略构想,对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Abstract]:Mao Zedong did not begin to think about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Mao Zedong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ronmaking industry in the Border area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hich to some exten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onmaking industry in the Border region. Mao Zedo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ntellectuals and technicians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which not on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t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ngang, but also enabl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take over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unde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Resource Committee. Mao Zedong issued the "Anshan working class to quickly resume production in Angang" and "struggle for industrial China" call, has promoted the rapid resumption of production in Anshan Iron and Steel; Mao Zedong put forward the great strategic idea of "steadily transforming China from an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n industrial country", which played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留宝;罗国辉;;多重权力网络下的秘密组织——以抗战时期山西秘密组织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文化的现代启蒙[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张磊;;试论刘少奇的党性修养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霍新宾;;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6 贾立臣;;“三个最大的机会主义的错误”探源——剖析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政治报告中的一个论点[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7 郭若平;;意义的赋予:时势转移与“五四”话语的演变[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8 王海光;;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高层权力的转移:对毛泽东领导权威形成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9 李红梅;;三青团成立的原因新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付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土地所有权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思平;;论新四军的铁军精神[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2 ;论陈云对党领导经济工作思想的理论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大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的新变化[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格;;毛泽东筹建中央人民政府的计划和基本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张瑜;;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永君;王晓书;;建国初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珂;;再论建国前夕毛泽东对美国的和解努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莫亚人;;试论百色起义模式[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贵田;;论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原因及利弊得失[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4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珂;当代中国专区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潘祥超;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内务部、劳动部“关于全民大办钢铁工业中的伤亡抚恤问题的批复”的通知[J];山西政报;1959年04期
2 郑连湘,金道忠;江汉区大办钢铁始末[J];武汉文史资料;2000年07期
3 杨志浩;为钢铁工业的腾飞——记七十年代邓小平视察鞍钢[J];党史纵横;1999年02期
4 徐文虎;李海涛;;胡庶华与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5 李海涛;;李鸿章与晚清钢铁资源开发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方一兵;;试析近代西式钢铁技术向东亚转移的开端——日本釜石铁厂与中国青溪铁厂的比较[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04期
7 梁宝渭;“大跃进”中广西的三大高产“卫星”[J];广西党史;2002年02期
8 杜平;;“中央钢铁厂”筹建的背景及原因[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03期
9 ;内务部、劳动部关于全民大办掽扗工业中的伤亡d玈yUO楲}f安徽、浙江省民政厅的批复[J];湖南政报;1959年01期
10 谢放;;张之洞与汉阳铁厂[J];近代中国;199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萍;;抗战时期西部钢铁工业兴衰评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2 谢放;;张之洞与汉阳铁厂[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训毅;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衰[N];中国冶金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利霞;钢铁工业内迁对抗战大后方经济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丽;近代日本对鞍山钢铁资源的掠夺(1909—1945)[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3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1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