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市冬令救济研究(1938-1945)
发布时间:2018-05-03 12:42
本文选题:重庆市 + 冬令救济 ; 参考:《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战救国的热潮,在国民政府动员组织下成立了许多爱国抗战组织,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其中冬令救济委员会就是抗战时期成立一个典型的季节性救济组织。重庆市冬令救济组织负责重庆市冬令救济工作,最初是由新生活促进运动委员会倡导下,联合多个政府机构共同参与成立的冬令救济运动委员会,为更好地发挥救济效果由社会局将其改为重庆市冬令救济委员会。重庆市冬令救济扎根于重庆,其组织构成及发起的救济活动服务于重庆本地。在重庆市冬令救济委员会的积极救援下,为抗战时期重庆市的难民贫民救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在冬季的救济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抗战时期的重庆市冬令救济为研究对象,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现阶段关于重庆市冬令救济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冬令救济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展开讨论,通过对背景的阐述分析开展冬令救济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是研究重庆市冬令救济机构的组建与运行机制,分析了重庆市冬令救济活动的演进过程和重庆市冬令救济委员会的建立与运行机制,详细阐述了重庆市冬令救济委员会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同时,分析了重庆市冬令救济委员会与其他救济机构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凸显重庆市冬令救济委员会在救济方面的独特性。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冬令救济的救济内容。包括救济对象与审查程序,开展救济活动,进行宣传与扩大宣传。详细论述了衣被发放,振款发放,避寒所建立等救济活动,凸显重庆市冬令救济的效果和宣传手段的进步性。第五部分是对冬令救济的评析,主要分析了重庆冬令救济的特点,重庆市冬令救济的贡献,和重庆市冬令救济的局限,一方面肯定救济难民,支援抗战,提升国民政府形象,缓解重庆城市的压力,提升人们的救助意识,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指出冬令救济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存在腐败现象,行政摊派及物价上涨影响捐助的积极性。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社会救助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inter and the relief in Chongq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winter writ relief in Chongqing . In the second part ,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winter writ relief in Chongqing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winter writ relief in Chongqing .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识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阚玉香;抗战时期重庆难民救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中秋;抗战时期重庆市征募寒衣运动研究(1938-1942)[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2 霍婷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救济院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杨希;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救济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庞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难民潮的形成与应对[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超;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社会部的社会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红娟;抗战时期四川难民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晓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慈善事业考察(1927-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余太兴;抗战时期的贵州慈善事业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9 韦子玲;新桂系时期广西赈灾救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建国;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难民救助[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8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38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