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民族之魂

发布时间:2018-05-08 04:14

  本文选题:抗日战争 + 民族之魂 ; 参考:《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群体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促进民族前进的内在动力支持。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之魂,作为国人多年抗战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国人面对困难奋战到底的精神支柱。一个伟大的民族复兴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引领,当这种伟大的精神融入到国人的血液中去的时候,就铸就了民族之魂。民族之魂源于精神,而高于精神。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其爆发之早、持续之长、战场之广、伤亡之惨重均为世界之最。二战全面爆发之前,英美等国实行的“远东慕尼黑”政策及对国民党政权进行的劝降活动,曾一度引发国内抗战危机。然而中国军民奋力坚守,独立抗战,对国际势力的阴谋进行揭露和批判,最终粉碎了东方慕尼黑阴谋,展现了国人独立抗暴,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在十四年的抗战历程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众多将士在敌军猛烈攻势下,毫不畏惧,百战身死,壮烈殉国,誓与阵地共存亡,体现了中国军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其中,许多将领身负军务,辗转各地战场,在一封封家书家信中,突显出牵挂家人的儿女情长和立志救国的抗战决心,字里行间那种忠孝两难全的复杂心情淋漓尽致。在国家有难、陷入绝境的危急时刻,他们为了民族大义,毅然抛家弃子,展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矢志不渝的忠贞。而广大的民众和华侨,毁家纾难亲上战场,变卖家产慷慨解囊,倾尽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体现了军民同心、家国一体的情怀。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各民族各阶级人民一致对外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各民族各阶级放下成见,精诚团结的民族气节的又一次迸发,是中国人民在面对强大的侵略者之时,同仇敌忾、兄弟齐心、团结一致取得的伟大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由中国人独立抗战,逐步发展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响了独立反对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枪。中国战场始终将日军主力牢牢牵制,阻止了日本法西斯的全球扩张步伐。中国人民在国内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同时,还匡扶正义,远征滇缅,维护了国际的安定,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抗战中,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构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体现了中国自古传承的“天下大同”的“和合”精神。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取得的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和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南京受降,除了正面战场上国民政府、军队坚持不懈的与日本抗争外,敌后战场上共产党和民众也为了这场历经十四年之久的战争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中华儿女殚精竭虑,或征战沙场除寇卫国,或输财散金支援前线,或坚守幕后运筹帷幄,或奔走各国寻求外援,展现了顽强奋斗、自立更生、不怕牺牲、忠贞爱国的精神,彰显了自古以来顾全大局、援助八方、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国风范。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和归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的精神面貌、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探讨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形成的民族之魂。
[Abstract]: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 ' s struggle to fight the Japanese fascist aggression . China ' s anti - Japanese w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 s anti - fascist war . China ' s anti - Japanese w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 s anti - fascist war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玉清;;试论西南运输处对南侨机工的训练及影响[J];云南档案;2016年09期

2 周普杰;钱晓蕾;;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丰富与升华的成因探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童贤东;;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重塑[J];福州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4 唐仁s,

本文编号:185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5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