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思想文化侵略研究——以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档案为主要依据

发布时间:2018-05-11 03:17

  本文选题:日本 + 思想文化侵略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8期


【摘要】:文章利用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档案,深入研究百年来尤其是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和思想控制的手段及其危害性,以铁的事实揭露了日本灭我文化、亡我中华的累累罪行。文章对于全面、彻底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思想,批驳日本右翼为侵略战争翻案的言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article makes use of the archives of Japan's invasion of China in Jilin Province Archives to study in depth the cultural aggression and ideological control of northeast China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harmfulness, thus exposing the Japanese culture of destroying China with the ironclad facts. The many crimes that have killed me in China. The article is of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mprehensively and thoroughly exposing the aggressive thought of Japanese militarism and refuting the remarks made by the right wing of Japan to reverse the case of the war of aggression.
【作者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档案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14@ZH002)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向远;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李娜;;满铁对中国东北古遗址的盗掘及文物掠夺[J];东北史地;2011年03期

3 蒋伟国;侵华日军祸书录[J];民国档案;1997年03期

4 胡庆祝;;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及危害[J];党史文苑;2010年14期

5 王向远;;日本对华侵略与所谓“支那国民性研究”[J];江海学刊;2006年03期

6 渠长根;;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J];江海学刊;2006年06期

7 敖文蔚;;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谬论特点剖析[J];日本研究;1993年02期

8 胡庆祝;;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奴化教育及罪恶举要[J];兰台世界;2011年26期

9 郭小丽;;伪满时期赤峰地区殖民奴化教育之评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韩东育;;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娟;毕洪娜;;伪满后期的农业掠夺政策及危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2 孟宪梅;苏艳红;孟昕馨;;满铁机构设置及其实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米卫娜;;试论近代日本的人口问题与对华移民侵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肖炳龙;;伪哈尔滨警察厅概述[J];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5 赵宁,贾雪虹;日本关东军的对苏战略与苦难的中国劳工[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6 车霁虹;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的“集团部落”[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7 宋德玲;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地区的经济掠夺[J];北方文物;1997年03期

8 段妍;东北沦陷时期文化发展趋向的嬗变[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9 邹桂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王劲松;;侵华文学中的“他者”和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以林芙美子《运命之旅》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2 张志永;;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文化战初探[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3 李鑫;;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评析[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4 金海;;日本在内蒙古确立殖民统治及其对蒙古民族运动的政策[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5 关捷;;东北局部抗战中的马占山——兼评马占山的“投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6 李倩;;日据台湾、大连时期电影业研究[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庆超;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董迎轩;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昌镐;苦难的岁月 互补的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冬梅;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联美制日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9 任其怿;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1931年-1945年)[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赵云川;日本工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敏;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启明;伪满保甲制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影;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学校之奴化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艳青;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冀热辽区的无人区化政策(1939-1945)[D];河南大学;2011年

8 邓薇薇;《麒麟》杂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海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邵唯慧;日本侵华策略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娜;;满铁对文化名城及古建筑的“踏查”[J];东北史地;2010年01期

2 戴雄;抗战时期中国文物损失概况[J];民国档案;2003年02期

3 井上清,管宁;天皇与日本的侵华战争[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2期

4 张振濵;日本侵华与昭和天皇的独白[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2期

5 沈予;关于《田中奏折》若干问题的再探讨[J];历史研究;1995年02期

6 韩东育;;关于前近代东亚体系中的伦理问题[J];历史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姜长斌;[N];学习时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萍;试析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根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樊磊;锁国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孕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3 赵波;略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形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陈伟新;试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历史潜因[J];江淮论坛;2004年04期

5 娄贵书;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探析——岛国环境、骑马民族、历史特点与日本军国主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万峰,蒋立峰,汤重南;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8期

7 娄贵书;岛国环境、骑马民族、生存方式与日本军国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卜翔国;;日本军国主义的起源与演变[J];学习月刊;2005年10期

9 宋凤仙;;20世纪上半期日本南进战略述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10 金哲男;李璇夏;;明治维新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好战性[J];日本学刊;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寅;;日本军国主义与强权政治[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2 蒋立峰;;关于日本军国主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3 唐培吉;;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保卫亚洲和世界持久和平[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4 汤重南;;有史为证: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是庞杂的精神糟粕[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5 王美秀;;日本军国主义制订侵华政策之基础[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6 赵娅丽;;日本侵华策略的历史性生成与演变[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7 任真;毛桂云;;从侵华日军石桥的《满洲出征日记》看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青少年的毒害[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8 汤重南;;日本百年维新与历史启示[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07期)[C];2012年

9 张正;;试析原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成员的几种人生轨迹[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丁炳生;;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日本所 蒋立峰;近年中日韩关于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鸿菲;我国第一部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研究专著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钧保言;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幽灵[N];解放军报;2012年

4 新华社记者 江亚平 冯武勇;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借机还魂”[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5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姜良芹;日本军国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N];深圳特区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陆培法;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林春贵;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政策形成发展与侵略进程[N];闽东日报;2005年

8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庄礼伟;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两大诡异之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世界史所 汤重南;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记者 傅双琪 田颖;投降68年,日本军国主义阴影仍在[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平;《东史郎日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董迎轩;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潇湘;从征韩论到自由主义史观[D];湘潭大学;2004年

2 陈Z^;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及其文化渊源[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寅铨;论日本军国主义倾向及其原因[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范睿嘉;日军入侵东坞山作为文化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2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72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