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祠会祭中的西北史地学人

发布时间:2018-05-11 07:10

  本文选题:顾炎武祠 + 西北史地之学 ; 参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鸦片战争落幕之际,北京的一批士大夫以建祠和定期会祭的方式,发起对顾炎武的纪念活动,当时研究西北边疆史地的几位重要学者尽在其中。依靠顾祠连接起来的人际网络,越来越多的学人投入到关于西北的研究之中,而西北边疆的知识也赖以流传,参与形塑着晚清汉族士人的帝国想象。顾炎武之于西北史地之学的意义,除学术榜样之外,更代表着对王朝的忠诚与士大夫的政治觉醒,这种象征意义折射出边疆研究与道咸政局的关联。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Opium War, a group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in Beijing initiated memorial activities to Gu Yanwu by way of building shrines and regular meeting offerings, among which several important scholars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areas of the Northwest Frontier were among them. Relying on the network of people connected by Gu Temple, more and more scholars put into the study of northwest, and the knowledge of northwest frontier was also spread, taking part in shaping the imperial imagination of the Han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significance of Gu Yanwu to the study of northwest history and geography, in addition to academic example, also represents the loyalty to the dynasty and the political awakening of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This symbolic significance reflec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udy of frontier areas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aoism and sal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分类号】: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丽萍;;从顾祠会祭之发起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士林反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郭丽萍;;《连筠|丛书》刊印始末[J];晋阳学刊;2012年02期

3 魏泉;“顾祠修禊”与“道咸以降之学新”——十九世纪宣南士风与经世致用学风的兴起[J];清史研究;2003年01期

4 刘长海;;祁[镌逵牒紊芑挥涡鹇訹J];文物世界;2010年06期

5 郭丽萍;显学的背后:沈W毼鞅笔返匮雎踇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北方的河》与元中国寓言[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2 许桂灵;司徒尚纪;;试论梁启超对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传播的贡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崔海亮;;中西冲突背景下传统经学的困境——以廖平的《地球新义》为中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牛汝辰;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5 牛汝辰;地图主权价值论[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6 赵明海;;中国传统地理观念对早期现代化的阻力[J];沧桑;2006年05期

7 王国荣;;明末清初传教士对五大洲说的早期传播[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8 曲洪波;;近代“地理环境论”对梁启超学术著述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袁文伟;;1930年代西北考察家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10 杨显明;程子彪;周丽娜;;中国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检秋;;嘉道年间京师士人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梅;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及其著述[D];云南大学;2011年

2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7 管恩森;十字架遭遇龙图腾[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赵广军;西教知识的传播与晚清士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树欣;梁启超与中国文献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元琪;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志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山东传统武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潇;天主教在华第一份中文期刊《益闻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计清莹;“本土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薄芳珍;晚清译著《测候丛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雅洁;晚清汉译地理图说考述[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圆;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家与西南边疆[D];云南大学;2011年

9 李兵;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的转变[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令;从边缘到中心[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史广超;;《永乐大典目录》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03期

2 徐松巍;关于十九世纪边疆史地研究的若干思考[J];清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海;祁隽藻与张穆交游考略[J];文史月刊;2003年12期

2 郭丽萍;由“言今”到“证古”——从徐松看道光朝西北史地研究的一个侧面[J];史学月刊;2005年06期

3 任茂棠;卫庆怀;;近代进步思想家张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4 朱玉麒;;西北史地学背景下的徐松与邓廷桢、林则徐交谊[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要红;张穆的爱国思想[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6 李海勇;试论晚清道咸间边疆史地研究的勃兴[J];社会科学家;1998年S1期

7 赵文静;论鸦片战争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郭丽萍;;从顾祠会祭之发起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士林反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刘长海;;祁[镌逵胄⌒阋癧J];文物世界;2008年06期

10 任复兴!山西省忻州日报;热心引入西方文化的清末巡抚徐继ul[J];炎黄春秋;1995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中国”在哪儿?(上)[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冯素梅邋赵俊明;“徐继ul及其开放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N];山西日报;2008年

3 张峰;李慈铭史学研究仍待加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187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7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e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