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江苏农村经济的衰败
本文选题:世纪年代 + 江苏农村 ; 参考:《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20世纪30年代,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商品倾销,水旱灾害的打击,土地分配不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苛捐杂税的压力,引起了江苏农村经济的衰败。其主要表现是农作物收成暗淡,农村副业的衰落,农民离村人口增加,耕地大量荒芜,农村金融枯竭。农村经济的衰败加深了农村贫困化的趋势,加剧了农民与政府的隔膜,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也促使江苏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Abstract]:In the 1930s, due to the dumping of commodities in China by major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strike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the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land, the low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the pressure of exorbitant taxes, the rural economy of Jiangsu declined.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the bleak crop harvest, the decline of rural sideline,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peasants leaving the village, the desol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depletion of rural finance. The decline of rural economy has deepened the trend of rural poverty, aggravate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government, caused severe social unrest, and prompted Jiangsu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increase its intervention in rural economy.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DJ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S037)
【分类号】:K263;F1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文起;三十年代江苏农业经济发展浅析[J];中国农史;198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一煊;周莉华;周芝华;;怀念我们的父亲(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鲁春梅,王丽平;民国二十三年的《人言》周刊[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邓振镛;倾继祖;黄蕾诺;奚立宗;徐金芳;;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减灾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4 王鑫宏;;论民国时期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5 王鑫宏;;民国时期河南省水灾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6 王鑫宏;;民国时期河南省灾荒与社会秩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7 王鑫宏;;1920年河南省旱灾影响述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8 王鑫宏;;河南近代农业发展滞后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9 汪志国;;自然灾害对近代安徽乡村环境的破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戴亮亮;;溧阳内部方言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玉伦;;客观公正地评价宜锡澄农民暴动的历史意义[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柴观珍;武盼;;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救灾工作的经验及启示[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邓振镛;吕世华;文小航;黄涛;黄蕾诺;奚立宗;董安祥;徐金芳;;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甄雪燕;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玉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资源配置与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发展;近代河南人口问题研究(1912-1953)[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9 胡茂胜;晚清至抗战前士绅与江苏农业近代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永胜;旱魃为虐,如`匀绶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管慧雯;民国时期河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磊;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王欠;1927-1937年山东农村经济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彦彦;米友仁山水画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陈永军;衰败与复苏:国民政府初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效驷;;20世纪30年代无锡乡村抢米风潮的历史解读[J];中国农史;2009年01期
2 付燕鸿;王先明;;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恐慌”探析——立足于历史成因与时代特征的考察[J];人文杂志;2010年02期
3 汪效驷;;试论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危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4 白贵一;;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蔡胜;;20世纪30年代粮食流通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刁含勇;;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劳资纠纷环境的历史考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年04期
7 庞虎;;论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定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谭玉秀,范立君;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解决失业问题透视[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5期
9 朱正业;;机遇与挑战:1930年代淮河流域传统食品业研究——以榨油业、酿酒业为中心[J];民国档案;2011年02期
10 刘卫东;;20世纪30年代“中医科学化”思潮论析[J];齐鲁学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所;范开庆;;近代上海市郊传统织布业的变迁——以南汇棉纺织土布业为例[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2 池子华;;农民“离村”的社会经济效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背景[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刚;;再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纺织业与机器大工业相互关系的分析[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4 何友良;;略论中国农民与抗日战争[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5 徐有礼;;论30年代乡建运动中的“三自主义”[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王士花;;日伪时期山东棉花的生产与流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7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马烈;;30年代大城市土匪问题初探[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9 黄菊艳;;日军侵粤对广东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10 张翠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合作社借贷资金的构成及其来源[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大正邋李大龙;在夹缝中生存:民国时期的宁夏开发[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潘红红;绿色通道[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郑毅;茶史资料的“珍物”—— 《茶声》[N];江淮时报;2006年
4 邓文华;景县土改遗留问题扫尾工作(二)[N];衡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凤梅;1949至1978年间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透视[D];山东大学;2007年
3 晏雪平;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研究,1928-1945[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晓静;20世纪30年代冀中农民物质生活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树军;20世纪30年代的“新式独裁”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解程姬;20世纪30年代西北行记与西北开发[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梁银妹;政治·学派与学术[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建国;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解决“三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红涛;民国中期关中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曾_g;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洋米征税问题初探(1929-1936)[D];广州大学;2011年
8 孙璐;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杰;论陈翰笙的农村经济思想[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黄寿新;新桂系时期广西土地问题与农村危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0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8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