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的义理之学
本文选题:曾国藩 + 义理之学 ; 参考:《湘潭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作为晚清理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学术上服膺的是程朱理学。研究其义理思想不仅对考查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整个晚清理学思想提供了素材。在晚清社会动荡与学术论辩激烈的现实中,曾国藩保持了对理学的信仰,并结合经世之学,丰富了义理之学的内涵。作为理学经世派,曾国藩不同于前代理学派的地方就在于他并不热衷于理气有无的哲学抽象思辨,而是将传统儒家伦理落实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并以卫道者的身份自居,坚决捍卫着千疮百孔的封建大厦。 曾氏义理之学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受家学、湘学和京学的影响。义理之学的精义首先以家庭教育的模式在年少的曾国藩心中奠定了价值取向的基础地位。此后,随着见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在求学路上不断积累,了解、接受湖湘先辈们的思想,对理学传统的承袭已初步系统化、理论化。最后,京城十二年的翰林苦读,理学大师唐鉴的指引,与郭嵩涛、欧阳厚均等那一批京城理学师友的交游,曾国藩最终确立了以程朱理学为其治学的基本目标,并按照理学家修齐治平的要求开始了严格的身心修养训练。 曾氏义理之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理气论、性命论、仁义论和工夫论四个部分。其理气论为性命论提供了一个终极的天道和本体依据,而人性有善恶,曾国藩为能仁能义本是人的本性,于是过渡到仁义论。人性的完善需要修养,要行仁义需要修养,这就过渡到工夫论。因而,他的义理之学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在理气论上,曾国藩直接继承了程朱的衣钵,认为理作为宇宙本原,具有终极的根本的意义。然而他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理的本体论意义,高高在上的理具被体化为万物分殊之理。原本抽象空疏的理变得可认知。关于理气关系,曾氏认为提理必讲气,“理与气相丽,而命实宰乎赋畀之始”,体现出一种重气的倾向。作为古文爱好者,曾氏还从文章书法须重气势的角度阐明了气胜于理的观点。 在性命论上,曾国藩直接承袭了程朱的性命源于天道、太极和理的观点。关于性命的原始意义,曾国藩并没有作出一个明晰的阐释,仅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性、命的内容。性在命中,命是性的载体。性又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天地之性是至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与不善之分。这不善的气质之性又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只要具备“勉强工夫”、勤学,同时发挥圣人的教化作用,人性是可以改造的。因此,曾氏主张应当穷尽人性。而命是不可改变的,命的实质就是“其所纲维五伦者,命也”,因此,人们必须遵守封建纲常,要“乐知天命”。不难看出,曾氏性命论的宗旨就是要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在仁义论上,曾国藩主要阐述了仁义如何产生与仁义差等的实质两个问题。认为天地之道都是由辨证统一的两部分组成,阴阳构成了天之道,柔刚的性质构成了地之道,这种天地之道反映在人身上就是仁义,有仁必有义,因而构成人之道。然而仁义的实施又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人与我之间的亲疏友密程度,如果不掌握这个分寸,妄自施行仁义,则会造成天下大乱。曾氏仁义论的实质就是“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千万”的差等论。 在工夫论上,曾国藩提出了格物致知和躬行实践二点。关于格物致知思想,其态度是鲜明的,“宗朱子而不取阳明”,并把格物致知确定为复性的方法,还考“格”字为相交之义。同时对“物”的内容也作过一番界定,“天地万物”、“日用常行之事”、“家国天下”是“物”,“身心意知”也是物。曾国藩注重躬行实践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读书治学与为人处事二方面。他在读书上的刻苦精神主要体现在“勤恒”二字上。治学上,他提出的知行观是继承王船山而来,主张知与行不可分割,相互依存,行重于知。在为人处世方面,无论是为官为相还是为人父兄,曾国藩都是以身作则,言行合一的。他的一生都是在克勤克勉,困知勉行地实行着自己的为人之道乃至为官之道的。 作为兼学术大家与军政事功于一身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学术思想就是为维护封建秩序服务的。其学术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以礼合理,重视经世致用;二是以汉学解释宋学,融合汉宋;三是吸收各家之长,丰富了义理之学的内容。他将那个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人类最高道德伦理仪则的“理”具体化为“礼”,以理合礼。通过学礼,曾国藩获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术。乾嘉以后,随着汉学的兴起,汉宋之争日益激烈。面对这场“尊德行”与“道问学”的争持,他以开明的态度接受了汉学,主张兼取二家之长,以汉学解释宋学,坚持汉学为宋学所用。由于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他广泛涉猎,大量吸收经世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老庄思想的精髓,丰富了义理之学的内涵。 总之,作为晚清理学界的重要一员,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代表了晚清学术发展的方向,也为洋务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与理论准备。他广泛吸收众家之长,杂糅一体,客观上促进了各学派之间的融合,丰富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充实了内圣外王的内涵。最后,面对世风日下的乱世,讲究进德修业的曾氏义理之学一定程度上在晚清社会上起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但由于时代和历史的限制,曾氏义理之学最终未能完成复兴晚清理学的目标,其理论本身思辨性不强,有所创新但所占比例甚小。
[Abstract]:A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 Zeng Guofan ' s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Cheng Zhu Neo - Confucianism . The study of his theory of justice not onl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historical figure of Zeng Guofan , but also provides the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whole late Qing Neo - Confucianism .
The formation of Zeng ' s theory of justice is actually a step - by - step process , which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family science , Xiang Xue and Jing Xue . After that , with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and rich experience , he has accumulated and understood the tradition of Neo - Confucianism .
The contents of Zeng ' s theory of justice mainly include the four parts of qi theory , life theory , benevolence theory and Gongfu theory .
On the theory of science and gas , Zeng Guofan inherited Cheng - Zhu ' s clothing and thought that as the primitive of the universe , it had the ultimat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 However , his focus was not on the theory of ontology .
On the theory of life , Zeng Guofan inherited Cheng Zhu ' s life from the view of Heaven , Tai Chi and Li .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ife , Zeng Guofan has not made a clear explanation ,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is to be reformed .
In the theory of benevolence , Zeng Guofan explained the essence of humanity and righteousness .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ao of heaven and earth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unified b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
In Gongfu ' s theory , Zeng Guofan put forward two points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Zeng Guofan , as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 First ,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First ,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First ,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First ,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 First , it is the essence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highest moral ethics instrument of mankind .
In a word ,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 Zeng Guofan ' s thought on Confucianism represen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late Qing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the ocean affairs movement .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养正;;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J];中国宗教;2011年07期
2 张弘;宋艳萍;;试论东汉前期的公羊学[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3 王卡;;王玄览著作的一点考察——为纪念恩师王明先生百年冥诞而作[J];中国哲学史;2011年03期
4 朱修春;;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论清代《四书》学的学术转向与道统传承[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5 袁仕萍;谢光辉;;道安佛教哲学思想探微[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陶清;;章学诚与戴震[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7 罗炽;;长江流域宋学说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欧阳询;;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以张君劢为例[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月娥;雷树德;;《圣哲画像记》:曾国藩的阅读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10 伍联群;;论石介的诗及其在宋代文学史上的意义[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元;;近代中国家庭档案的典范——曾国藩家藏史料及其文化影响[A];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环境 新理念 新技术——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陈奇;陈瑜;;陈法义理之学评析——以其《易笺》为个案[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丘山石;;安海“二朱过化”之功简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方鹿;;张载经学的理学与气学特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遵沂;;宋型文化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任俊华;;倡导“华夏新国学”之缘起[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国利;;钱穆的考据学思想[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太平;;清代乾嘉汉学德育思想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法周;;惠栋与清代学术[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半岛;曾国藩五兄弟已传八代后人[N];西部时报;2011年
2 记者 沙兆华 段云行 通讯员 王玖华;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双峰举行[N];湖南日报;2011年
3 李永春;“曾国藩与晚清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8年
4 记者 段云行 朱永华 通讯员 吴长江 胡如庄 贺胜凯;双峰举行曾国藩学术研讨会[N];湖南日报;2006年
5 刘建宾 宁健;打造传统文化品牌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记者 王玲玲;林邑讲坛首次走进军营[N];郴州日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立昌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王晓华 上海作协 沈善增 辽宁大学 李树军;“读经”之风不可长[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周怀宗;蒋庆欲重建儒教遭批驳[N];华夏时报;2005年
9 启发;回应质疑的当下儒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曾衡林;部长忙“推销”[N];湖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国洪;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D];山东大学;2006年
2 尉利工;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D];延边大学;2006年
5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璐;论曾国藩的义理之学[D];湘潭大学;2010年
2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乔木;曾国藩的科技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徐孟林;曾国藩治家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沈妍;曾国藩写作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少华;试论戴震义理之学[D];安徽大学;2006年
7 姚yN;马一浮心学思想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洪明;宋代《尚书》学[D];暨南大学;2006年
9 刘乐恒;《程氏易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智汪;论戴震的义理之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4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8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