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文书中民间识字教材“杂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8 04:09

  本文选题:太行山文书 + 杂字 ; 参考:《河北学刊》2014年06期


【摘要】:邯郸学院所藏太行山文书中收录有十种晚清民国时期的民间识字教材——"杂字",这些杂字提供了几种新的版本,且种类丰富,几乎囊括了明清杂字的所有形式,流通地区也比较集中,主要流行于今河北地区。目前学术界对于河北地区流通杂字关注较少,这批太行山文书中的杂字书籍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不仅对研究清代民国时期河北地区的民间教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对研究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农业、建筑、室内装饰、饮食、服饰及出版发行状况等亦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Abstract]:In the Taihang Mountain documents collected by Handan Institute, there are ten kinds of folk literacy textbook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miscellaneous characters". These miscellaneous characters provide several new versions, and they are rich in variety, and almost include all the forms of miscellaneous characte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irculation areas are also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mainly popular in the present Hebei region.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circulation of miscellaneous characters in Hebei region. The miscellaneous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s of Taihang Mountain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in this respect, and not only provide first-hand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y of folk education in Hebei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 It is also of great value to the study of agriculture,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coration, food, clothing and publication in Hebei.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
【基金】:2014年度邯郸学院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太行山文书专项)重点项目《太行山所出杂字、书仪类文书研究》(14113)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西敬亭;于桂英;;从《庄农日用杂字》看鲁中的农作和民俗[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2 王加华;赵春阳;;清中叶鲁中乡村民俗生活——以《庄农日用杂字》为中心的探讨[J];民俗研究;2009年03期

3 张志公;;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J];文物;1977年11期

4 王有英;民间识字课本中的教化意蕴——“杂字”与社会教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潘杰;刘涛;;从《山西杂字》看山西人的做人准则[J];学园;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顾月琴;;中国古代识字教材的比较——杂字与“三百千”的不同之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9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10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兵;《容斋随笔》的民俗材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其和,谭景玉;《庄农日用杂字》方言语词汇释[J];蒲松龄研究;2001年02期

2 王其和;《庄农日用杂字》方言语词补释[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3 西敬亭;于桂英;;从《庄农日用杂字》看鲁中的农作和民俗[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4 于桂英;西敬亭;;《庄农日用杂字》注释[J];民俗研究;1991年02期

5 赵世瑜;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的几点比较[J];史学集刊;1995年01期

6 雷颐;“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3期

7 李令福;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J];中国农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山;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2 杨月君;王东波;;论河北在隋朝的历史地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3 葛仁考;申拥军;;元代河北地区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4 王仁磊;;试论河北地区对北魏统一北方的农业与军事贡献[J];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5 郭志安;张春生;;略论黄河水患影响下北宋河北地区的人口迁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梁瑞敏;赵志伟;;清末民初河北地区皮革行业刍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贾熟村;;冯玉祥集团与河北地区关系探研[J];河北学刊;2012年04期

8 郭志安;李京龙;;略论北宋黄河水患下的河北水环境变迁[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孟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3年03期

10 王文涛;;两汉河北地区的交通及其对城市的影响[J];南都学坛;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丛斌;;中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D1S80(pMCT 118)位点多态性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乔芳;;河北地区汉族人群RhD阴性表型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祝雪娟 通讯员 郝劲秀;北京河北企业商会首次为河北地区举办招商活动[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2 林雨;WS709上冲2000关口又如何[N];期货日报;2007年

3 贾冠隆;钢坯、生铁价格继续小幅上扬[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贾冠隆 王瑞军;钢坯小幅回升 生铁平稳运行[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贾冠隆;钢坯生铁价格小幅上扬[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韩勇;焦炭市场保持上扬态势[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晓敏;近期国内甲醛市场转弱[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孙艳丽;河北地区钢坯价格持续走低[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协会;多渠道提高搪瓷产品社会形象[N];消费日报;2010年

10 李皓;需求释放缓慢带钢后市恐难乐观[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红暖;清代民国河北地区慈善组织的历史演变与空间运作(1644-1937)[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权;北魏河北地区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郭慧忠;清代河北地区的煤矿业[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仁磊;试论河北地区在北魏前期政局中的地位与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4 韩荃;河北地区救灾食品研究(1912-1966)[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柳晶;民国时期河北地区流民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博;河北地区所见先秦时期有铭兵器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增萍;1922年至1932年河北省匪患及其成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南洋;明清河北官办养济机构述论[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张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地区乞丐问题研究(1927-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04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04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