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
本文选题:自我意识 + 民族复兴 ; 参考:《近代史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正我们要谈民族复兴,首先必须了解作为民族复兴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所谓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说通俗点,就是人们能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用梁启超的话说,"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①中华民族形成虽然很早,但自我意识十分淡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Abstract]:If we want to talk about national rejuvenation,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how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s formed. The so-called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means that people can realize that they are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words of Liang Qichao, they say, "I mean, I am the Japanese." If the Chinese people meet one other ethnic group and immediately have the idea of'we Chinese 'floating in their minds, this person i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although the Chinese nation was formed very early, but its self-consciousness is very weak.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as gradually formed after the Opium War in 1840, especially after the 1895 Sino-Japanese Wa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risis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大华;;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J];史学月刊;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正礼;;“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秦开凤;;论黄帝祭祀的政治文化功能——以现存公祭黄帝陵之祭文为分析基础[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陈答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阈中的抗日战争[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黄文治;;民国新型知识精英群体救国反应比较研究——以袁世凯时期“二十一条”交涉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5 朱成甲;;李大钊早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满”特征[J];北京党史;2009年06期
6 朱晔文;;论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J];北京党史;2009年06期
7 刘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J];北京党史;2009年06期
8 侯且岸;;大钊精神永存[J];北京党史;2009年06期
9 周俊成;郭新伟;;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杨洪章;;“李大钊与山东”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奇志;;两位革命伟人的深挚情谊——孙中山与李大钊交往与合作的一段佳话[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朱成甲;;登高一呼群山应——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的特点与李大钊的历史作用[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3 全燕黎;;再论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4 刘伟;杨灿;;李大钊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拓荒者——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5 闫虹珏;;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6 韩一德;;沉重的选择——围绕作为政治家的李大钊[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7 侯且岸;;李大钊精神永存[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8 张继才;;李大钊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和国家结构的思考[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9 张玉菡;;试论李大钊妇女解放思想的现实基础、理论来源及其特点[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10 王娟娟;王文跃;;论李大钊的“调和”思想[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5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6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祥超;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晓杭;张向葵;;自我意识情绪:人类高级情绪[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2 周贵华;;简论自我和自我意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郝善学;;论女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构建[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4 韩笑;;教学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J];才智;2010年33期
5 董金泉;韩旭;;浅析自我意识的发展脉络[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6期
6 杨静;;小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胡德辉;论青年的自我意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8 邹进 ,岳川;论三岁左右幼儿的自我意识[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9 桑志达;略论主体的自我意识[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5年05期
10 王仁欣;;论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若干问题——与“谈谈关于正确理解青年的自我意识及其发展”商榷有关问题[J];心理学探新;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守铭;;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张永红;;唤起孩子的自我意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王仁欣;;论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若干问题——与“谈谈关于正确理解青年的自我意识及其发展”商榷有关问题[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马q谀,
本文编号:1906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0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