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
本文选题:南京大屠杀 + 创伤记忆 ; 参考:《江海学刊》2017年05期
【摘要】: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历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作为典型的创伤记忆,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正经受一场不易察觉却又不容忽视的社会认同危机。无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耻论,还是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而刻意放大大屠杀中的反抗,都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所面临的社会认同危机的现代表征。南京大屠杀迄今已80周年,对于没有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人来说,往往过度苛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缺乏反抗精神。产生这种质疑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于南京大屠杀发生时的真实状况的了解及大屠杀受害者面对屠杀时极端无助的心理状态的正确认识,低估了极端情况下情境的力量,从而产生了基本归因错误。因此,必须从自身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全人类共同的创伤记忆,并通过这一建构,为南京大屠杀受害者获取最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Abstract]:The Nanjing Massacre was an unthinkable memory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As a typical traumatic memory, the victims of Nanjing Massacre are experiencing a crisis of social identity which can not be seen but can not be ignored. Whether it is the theory of "mourn its misfortune, anger its indisputable" national shame, or deliberately magnify the resistance in the Holocaust in order to maintain national pride, it is a modern symbol of the crisis of social identity faced by the victims of Nanjing Massacre. The 80 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for those who have not experienced it, often too much to blame the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of a lack of resistance. The root cause of this doubt lies in the lack of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situ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and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remely helpless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victims of the massacre, thus underestimating the power of the situation in extreme situations. As a result, basic attribution errors occu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common traumatic memory of all mankin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tself and society, and through this construction, to obtain the most extensive social identity for the victims of Nanjing Massacre.
【作者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煊;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罪行铁证如山[J];档案与建设;2000年08期
2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对南京市民社会心理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3 王琳;国耻岂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简介[J];党史纵横;2000年03期
4 ;南京大屠杀──一场使30余万生灵罹难的空前浩劫[J];民国春秋;2000年06期
5 王春生;否定南京大屠杀:警示我们什么?[J];福建党史月刊;2000年05期
6 朱成山;“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岂容翻案[J];群众;2000年04期
7 黄舍骄;;日本前外相佐证南京大屠杀[J];世界知识;2000年05期
8 刘维荣,林挺;南京大屠杀亲历档案──魏特琳日记[J];档案;2001年06期
9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1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墙[J];全国新书目;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孙宅巍;;论国共两党对南京大屠杀的共识[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5 李习文;;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对外传播[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6 周华;;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不容否定[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7 姜玉春;;南京大屠杀见证人,德国大使馆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之死[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8 程兆奇;;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几个问题[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10 姚群民;;《救国时报》在海内外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述评[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倪秀萍;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巡展到武汉[N];南京日报;2005年
2 记者 蔡玉高;南京大屠杀史实巡展吸引观众六十万[N];人民日报;2005年
3 张连红 潘伟伟 吴昌红;旅日华侨资助南京大屠杀研究[N];新华日报;2004年
4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蒋信伟;南京大屠杀,走进学术研究的深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蔡玉高 车宏亮;南京大屠杀历史又添新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记者 肖姗;南京大屠杀专案审理,留下大量庭审记录[N];南京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 郑飞;南京大屠杀是不容抹杀的历史事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春海;南京大屠杀的全景展示与深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肖姗;南京大屠杀史实以辞典形式呈现[N];南京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刘江;王金昌:镇江沦陷不亚于南京大屠杀[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春霞;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志秀;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传播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鲁贵洋;唯物史观与《南京大屠杀辞典》编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辛洁;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的国际传播[D];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
5 张闪闪;中日西三方对南京大屠杀前后事态之观感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6 颜玉凡;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晓红;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薛媛元;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安全区难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许书宏;恐惧的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珊珊;罗伯特·威尔逊与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6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2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