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主体性探索中的自我觉醒与蒙蔽

发布时间:2018-05-24 20:33

  本文选题:中国主体性 + 觉醒 ; 参考:《人民论坛》2014年08期


【摘要】:"何为中国主体性"的历史凝思引申出一系列问题,并显露出中国的自觉与自省。然而,"思"之广延性的无限可能一方面并不能穷尽蒙蔽我们的魅惑,另一方面也在制造着新的魅惑再度遮蔽我们的视野。中国主体性之思恰恰就在这样的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蒙蔽"的思想循环中进行,觉醒与蒙蔽既针锋相对,同时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Abstract]: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what is Chinese subjectivity" leads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reveals China's consciousness and introspection. However, on the one hand, the limitless nature of "thought" can not completely deceive u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reating new glamour to cover our vision again. The thought of Chinese subjectivity is carried out in this kind of ideological cycle of "self awakening" and "self blinding", which is both tit-for-tat and covert, but also the two sides of a coin.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K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茂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蒋邦芹;;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余玫;试论媒体中女性话题的意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邓与评;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永劫回归”概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徐伟军;;中华身体观视角下的武学修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7 王渭清;阮籍人格建构的文化阐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王雅君;尼采对叔本华哲学的反叛[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9 李重明;马怡;;比较视域中的庄子与尼采生命自由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赵世强;欲望:时代与人性的“推背式”思考——从祢衡的《鹦鹉赋》看其“恶魔”意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焦守红;;崛起的“80后”新青春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2 王艳;;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文德;责任原则: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金娥;孤寂的风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D];山东大学;2011年

7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管小其;启蒙的后现代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肖国栋;死亡视域下的鲁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窥探人性深处的奥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江红;在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兰喜喜;精神荒芜与历史的压抑[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昌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价值冲突[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自然;论沈从文小说的死亡书写[D];南京大学;2011年

7 郁青;尼采的问题:人何以伟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珉川;美国司法权力动作中的法律解释[D];浙江大学;2011年

9 宋晓艳;从超感性领域的建构到人的原初感性的复归[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超然;论中国古典文化的“身”[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百炼;;辛亥革命时期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及其原因[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刘欣华;甲午战争百年祭[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5年01期

3 郑春奎;论甲午战后帝党集团的觉醒[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杨茜;吴志敏;;论“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党派政治立场的转变[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邓红;刘海霞;;觉醒:民国“新女性”婚姻家庭观之嬗变——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城市女性的调查展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施云;;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民族意识觉醒与中华民族团结[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彭星霖;潘洵;;论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大后方文化人的觉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郝保权;秦燕;;略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嬗变[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9 李强华;;晚清海权意识的感性觉醒与理性匮乏——以李鸿章为中心的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谭杰;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的觉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曹欣欣;觉醒[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刘辉;“文化人”一词的流行及其历史内涵[N];光明日报;2000年

3 王玲;匈牙利三月革命与中国五四运动之异同[N];光明日报;2001年

4 李文海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N];文汇报;2001年

5 阿福;边关钟声里的断想[N];解放军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勇军;清末民初女子文化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慧;蹒跚的第一步[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慧;《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3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a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