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咨议局与宣统三年预算案研究
本文选题:宣统三年 + 预算案 ; 参考:《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主要研究对象为湖南宣统三年预算案和湖南咨议局。通过咨议局这个准地方议会机构,咨议局议员和以湖南巡抚为代表的传统地方政治力量在咨议局的第二届年会召开期间,就湖南宣统三年预算案进行审议。在此之前清政府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清理,以及颁发的各类财政法案,为预算案的制定审核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上的保证。 预算案的制定涉及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等群体的切身利益,故议员与抚部院对此慎之又慎。在议案的审核中,议员和巡抚有过多次交锋。岁入案中,厘金和公债案成为争论的焦点,甚至一度出现议员们要挟罢会的紧张情景;岁出案中,赔款问题使议员们的神经再次绷紧。但是在田赋的征收和发展教育方面,咨议局和抚部院还是取得了高度一致。 宣统三年预算案是清末湖南地方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南近代第一份地方预算案,也是中国地方财政近代化进程的一环。在议案的审议和质询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预算案本身也有诸如“不完整”、“未划分国家和地方岁入”等缺陷。咨议局是预算案审议过程中的主体,经过咨议局的民主议政程序,预算案得到完善并最终通过。但是预算案通过后并没有付诸实施,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湖南宣统三年决算案的制定成为一纸空文。 通过对湖南宣统三年决算案的微观研究,探究湖南地方财政的近代化和地方民主宪政的进程,弥补了学界在湖南地方财政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些领域的研究对当代财政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is Hunan Xuantong three-year Budget and Hunan State Bureau. During the seco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State and Congresses Bureau, a quasi-local council body, members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raditional local political forces represented by the governor of Hunan Province, deliberated on the three-year budget of Hunan Xuantong. Prior to this, the Qing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he top-down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fiscal clean-up, and issued various fiscal bills, which provided the system and legal guarantee for the budget formulation and examinati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Budget involves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During the scrutiny of the motion, there were many exchanges between members of Parliament and the governor. In the revenue case, the Lipkin and public debt cases became the focus of the debate, and there was even a tense scenario of lawmakers threatening to cancel; in the new year case, the issue of reparations once again strained the nerves of lawmakers. However, in the collection of land tax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Council and the governing department achieved a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The three-year budget of Xuanto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new policy in Hun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first local budget in Hunan in modern times, and a link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local finance in China. There are still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deliberation and questioning of the bill. The Budget itself also has defects such as "incomplete" and "not divided into national and local revenue." The Council of the Union is the main body in the budget deliberation process. However, the budget was not put into practice, and the Xinhai Revolution made the three-year final accounts of Xuantong in Hunan a dead letter. Through the microcosmic research on the case of Hunan Xuantong's three-year final account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odernization of Hunan's local finance and the process of local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which makes up for the weak link in the study of Hunan's local finance by academic circles. The research in these fields 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financial reform.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7;F81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雪挥;;晚清的湖南“代表”[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4期
2 穆洁;清末广西咨议局和广西新军[J];学术论坛;1981年05期
3 潘爱红;;清末咨议局结构性描述——以浙江省咨议局和湖北省咨议局为实例[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4 林志友;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爆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罗冠金;我的父亲[J];老年人;1997年08期
6 马飞;;地方精英与清末宪政——晚清江苏省咨议局研究[J];理论界;2011年06期
7 陈文;;蒲殿俊与四川保路运动(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刘民山;武昌起义前后的天津地区立宪派[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03期
9 王兴科;红楼春秋[J];湖北文史资料;1996年01期
10 钟永山;浙江咨议局在清末宪政运动中的政治意向[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有礼;;论民国初年河南“组党热”及其影响[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闾小波;;从议会主义到宪法主义——从魏源到孙中山民主诉求之检讨[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3 葛培林;;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罗宝轩;;李大钊与孙洪伊[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5 郭钦;;贵州军政府法制建设略探[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6 彭剑;;宪政编查馆与清季宪政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7 耿云志;;清未资产阶级立宪派与谘议局[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8 薛凤平;;预算初审机构的双重角色——以广东省预算监督室为例[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亲培;冯素坤;;中国非常规预算调整问题探析[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魏继新;;我写《辛亥风云路》[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杜娟;咨议局旧址荷花池 有望重现清澈池水[N];广州日报;2010年
2 王永礼;政府预算案 由表到册的变迁[N];福建日报;2004年
3 本报驻埃及记者 徐平;以通过新预算案[N];人民日报;2002年
4 记者 严婷;欧盟财政“破冰” 明年预算案出炉[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陶杰;新加坡预算案兼顾增长与分享[N];经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回旭;英推出新预算案吸引海外投资[N];国际商报;2011年
7 记者刘洪、明大军;以政府通过明年预算案[N];人民日报;2002年
8 商报记者 王可;美2012财年赤字处1.1万亿高位[N];北京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川梅 刁萃;日本新首相第一题:怎样用好13万亿日元[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英文虎报记者 本报记者 杨岩春 编译;港府2007/2008预算案获高票通过[N];经济观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刁振娇;论地方议会制度在清末的实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黄俊军;清末湖南立宪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建军;代议制框架下的地方政治[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5 陈尚敏;近代社会转型与甘肃士绅[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龙华;湖南咨议局与宣统三年预算案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咨议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巩言海;湖南咨议局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伍蔚鹏;两湖咨议局工业议案评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晓建;士绅、赋税与社会风气:清末江西社会管窥[D];南昌大学;2010年
6 于阿磊;湖南咨议局与收回利权运动[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徐娜;清末财政立宪状况考察[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段剩龙;清季橡胶股票风潮与官民因应[D];暨南大学;2010年
9 苏雅;清末宪政改革的文化解释[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张辉;民国前期议员选举的法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8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58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