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安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8-05-31 21:14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 + 通才教育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10期


【摘要】:唐国安先生是我国早期官派留学生之一,在回国之后把一生精力放在兴办留学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上。他所创设的清华大学为近代中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其高等教育思想对今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Abstract]:Mr. Tang Guoan was one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sent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early period of our country.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he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setting up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abroad and developing the cause of higher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which he founded, has sent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modern China, and his thoughts on higher education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resen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G649.29;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建华;中国近代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大学校长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乾;;民国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院系设置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刘海军;;国民政府战时公费教育制的创立及其成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3 李均;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史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4 林辉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5 刘改会;;呼唤中国私立大学的重新崛起[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克军;杜海燕;;庄泽宣高等教育思想初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7 李林;胡冬云;;我国电信高等教育萌芽和初期发展研究(1876-1939)[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梁娜;;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缘起与发展[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刘敬坤,徐宏;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尹广明;;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梁怡;韩小昆;;燕京大学外籍教师文献档案的研究与利用[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韩小昆;;司徒雷登与近代北京教育[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2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郑二红;陈立夫科技思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兴彤;国立劳动大学研究(1927年-1932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乐乐;《时代公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论争[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欧阳晓;近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演变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原静文;国民政府时期大学区制在浙江的试行[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朔;我国大学校训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白羽;我国近代建筑教育先驱[D];天津大学;2010年

7 刘昭;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先驱—刘福泰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郭欣;西南联大人才培养模式初探[D];河北大学;2010年

9 方雪;墨菲在近代中国的建筑活动[D];清华大学;2010年

10 王利娟;王正廷主要社会公益活动探析[D];宁波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新宪;论张之洞的留学观及历史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张玮;刘润民;;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趋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3期

3 霍慧新;;鼓励与约束——论晚清早期留学教育立法的两个方面[J];法制与社会;2006年16期

4 杨彩娟;;试论晚清三次重要的留学浪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陈季卿;;教育救国——我读《西学东渐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6期

6 陈汉才;容闳的留学教育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秦国柱;宋晓芳;;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4期

8 李华兴;容闳:中国近代化的卓越先驱[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肖芳林;;左宗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鲁涛;黄娟;;郭嵩焘教育思想刍议[J];云梦学刊;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孔繁岭;;南京政府前期的留美教育[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戴东阳;;关于晚清驻外使臣出身的地域分布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4 翟广顺;;容闳与晚清幼童出洋“教育计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李汉东;吴菁;;创办学堂 培育精英——从福州船政学堂看沈葆桢的教育思想[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何亮;;近代维新先驱陈炽的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健;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D];南开大学;2013年

2 李鹏;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春泓;晚清留学制度演变考察[D];西北大学;2003年

2 李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政策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周君闲;晚清留学毕业生奖励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国华;洋务留学政策与庚款留美政策之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邢瑞;清末民初陕北留学生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6 姚媛;民国时期浙籍留日学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李伟华;近代中国的游学与海归(1900-1937)[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杨真珍;清末留日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7年

9 甄艳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政策的演变及对策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冯吉红;晚清留学生地理分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61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61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