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矿业工人运动述论:1919—1937

发布时间:2018-06-02 22:05

  本文选题:近代 + 矿工 ; 参考:《兰州学刊》2014年03期


【摘要】:近代矿工过着极为悲惨和贫困的生活,工作时间超长,工作条件恶劣,所得工资微薄,文化生活贫乏。1919年以后,在社会先进思想的传播下,中国矿业工人运动呈现出若干新的特点。虽然近代矿工的许多特征仍带有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烙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工斗争的自觉性增强,并与整个中国工人运动汇成强大的潮流。
[Abstract]:Modern miners lived a very miserable and poor life, working long hours,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meagre wages, and poor cultural life. After 1919, under the spread of advanced social ideas, China's mining workers' movement presents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Although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iners are still mark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the industrial societ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miners' struggle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the whole Chinese workers' movement has become a strong trend.
【作者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矿业政策与矿业发展研究:1895—1949年”(项目编号:2013KYZ02) 湖北理工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xtr01) 湖北省艺术学理论重点学科项目(项目编号:2013XKJS)
【分类号】:D412.6;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阳;近世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再讨论[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2 董惠民;;浔商对近代浙北民族企业的开创及社会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王俊龙;;试论中国近代工业的畸形发展[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苏全有;王丽霞;;交通部与北洋时期铁路职业教育述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颖;;不确定性与近代中国家族公司的制度创新[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6 杨宇辰;杨艳春;;20世纪前期买办阶层职业收入分析——以行业为视角[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7 马良玉;宫丽艳;;近代哈尔滨俄侨群体发展与消亡历史考[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8 陈明杰;;盛宣怀与华盛纺织总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任佟苏;阳泉与近代山西争矿运动[J];沧桑;2005年05期

10 曾谦;;近代山西煤炭的开发与运销[J];沧桑;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纪辛;;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粮食进口[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2 温洪玉;;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关税减免政策述评[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菊艳;;日军侵粤对广东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4 吴景平;何旭艳;;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信托业[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袁成毅;;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晓东;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4 范矿生;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7 胡方;基于公司治理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定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季宏;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璐;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邢国涛;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利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林宇;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棉纺织工业兴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伍红香;西南地区的洋务工矿业(1861-1895)[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轲;抗战时期中共农村基层组织与党员发展之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扬;明清山西煤炭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黎黎;1840年以来陕西工业化演进路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侯玲玲;湖北枪炮厂的兴建和发展(1888-1927)及其历史作用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珊;清末“收开”运动中的周学熙[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雅;江西九江居住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佩荣,李英俏;日本侵略者的罪证——肉丘坟[J];兰台世界;2004年10期

2 张海林;重评近代广州绅民的“反入城斗争”——兼论近代中国应付西方挑战的合理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杨声;;第二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89年02期

4 曹德验;;‘改变中国’[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01期

5 贺嘉;;近代中国法制变革的先声——论五大臣出洋考察及其结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刘喜堂;;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特点及其影响[J];探索;1994年04期

7 柳和仁;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研究上的理论困惑与出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8 王守中;《西方文化与近代中国》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9 郭彦领;近代中国现代化模式选择的反思[J];岭南学刊;2002年02期

10 张仲民;;走出中世纪·中国中心观·权势转移[J];博览群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近代中国》一至九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5 陈绛;;陈兰彬《使美纪略》[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6 吴雁南;;戊戌维新运动与近代中国民主主义运动[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刘曙东;;近代入城流民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潘兴明;;关于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动因的考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浪波;;互助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李进修;;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先驱[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近代中国的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2 韩亚光;近代中国的两种趋势[N];团结报;2010年

3 马照南;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者[N];人民日报;2005年

4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中国的公共空间[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侯中军;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标准与数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董炳月;日本人游记中的近代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吴晶;展现近代文化史研究新成果[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朱宗震;近代中国“大资本家”语录[N];南方周末;2007年

9 汪秀枝;还原史实 探索真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肖树臣 本报通讯员 扬惠卿 金备;“二七精神”激励中原人民前行[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2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5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佳余;近代东北开埠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倪琳;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D];上海大学;2010年

8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D];上海大学;2010年

9 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媛媛;近代中国童工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聂会会;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参与”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立璋;“存、废”之间[D];郑州大学;2005年

6 康菲;浅谈中国近代女佣[D];吉林大学;2007年

7 彭晶裕;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研究(1840—1919)[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成日;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郭维刚;近代中国错失现代化机遇的原因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二奇;近代中国行业组织的历史变迁[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70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70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