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15:32

  本文选题:江西 + 难童 ; 参考:《郑州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抗战时期,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及陈腐思想的影响,江西产生数目众多的难童,形成了难童潮。难童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他们不仅对难童进行积极的救济,还给予适当的教养,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文以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档案、期刊等原始资料及相关著作,结合社会救济、儿童教育、儿童福利等理论,探究了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背景、机构概况、教养的具体内容,并对其工作作出客观评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加深人们对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认识。 论文第一部分从难童问题的由来、政府及社会对于难童的关注分析了难童救济教养的背景,指出战争是难童形成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是难童产生的温床,陈腐思想则加剧了难童的形成。政府和社会对于难童问题的关注,形成了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政府与社会通力合作的局面,使难童救济教养工迅速有效地开展起来。 第二部分从难童救济教养机构、经费来源、机构管理、教养人才培训来阐述难童救济教养机构的概况,指出这一时期的难童救济教养机构众多、经费来源广泛、内部管理科学、注重教养人才培训。 第三部分说明了难童教养的具体内容,指出难童教养不仅关注养育,还要注重教育,其内容丰富,包括难童养育、教育、社会服务、升学、婚配几个方面。 第四部分则是对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评析,总结了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特点及影响,并指出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且出现了新的救济方式和教养观念的结论。虽然由于救济机制的不完善,这一时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抹杀其历史功绩。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不仅延续了民族命脉、培养了国家建设人才,还对于江西儿童福利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有深远的影响,并有力地支持了抗战。
[Abstract]: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war, natural disasters and stereotypes, Jiangxi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difficult children, forming a tide of difficult children.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children. They not only give active relief to the poor children, but also give them proper upbringing, so that they can grow up healthily and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paper takes Jiangxi's difficult children's relief and upbringing work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bines the theories of social relief, children's education, child welfare and so on with the original materials and related works, such as archives, periodicals, etc.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ackgrou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difficult children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makes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its work.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is article, people wil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icult child relief and upbringing work in Jiangxi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fficult child relief and upbring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difficult child proble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s concern for the difficult child relief and upbring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ar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difficult children, natural disasters are the hotbeds of the formation of difficult children, and the stereotypical ideas have aggravated the formation of difficult children.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children, forming the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in the relief and upbringing of difficult children, so that the relief and reeducation work for the difficult children can be carried out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he second part is from the institutions for the relief of difficult children and the sources of funds.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of correctional personnel to explai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lief and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for difficult children,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were numerous relief and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for difficult children in this period, with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of funding, and scientific internal management. The third part explains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difficult child rearing, and points out that difficult child rearing no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nurturing, bu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education, which is rich in content, including difficult child rearing, education, social service, and further education. The fourth part is an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 children's relief and upbringing work,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the difficult children's relief and upbringing work in Jiangxi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work.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relief and upbringing of difficult children was led by the government,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nclusion of new relief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concepts appeared.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is period because of the imperfection of relief mechanism, these problems can not erase its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relief and upbringing of difficult children in Jiangxi Province not only continued the national lifeline and trained the talent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ause of children's welfare and the movement of women's liber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also supporte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印;宋晓明;;鸟枪打战机[J];喜剧世界(上半月);2011年07期

2 谢廷秋;;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学景象[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3 陈池瑜;;深化抗战美术研究——《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年谱》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4期

4 张艳;周婷婷;;抗战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状况研究[J];当代艺术;2011年02期

5 朱同留;;历史的记忆: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刘军;;抗战时期的贵州教育[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7 张鸣;;活报剧,代代传[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7期

8 马岭;;不失为一种镜子的价值——马基光抗战时期的木刻创作[J];美与时代(中);2011年08期

9 赵玉岩;;试论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10 伍佩佩;;抗战时期云南军邮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5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于农;;抗战时期的豫北地方流通券[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8 何长凤;廖光珍;;贵州历史上抓住机遇进行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范例——漫谈抗战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9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彭一万;;万民血肉筑防城——抗战时期厦门旅菲三诗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明智;抗战时期的激情汉中[N];汉中日报;2005年

2 张其豪;探析抗战时期交城县民主政治建设[N];山西政协报;2009年

3 丰城市博物馆;丰城发现抗战时期巨幅标语[N];江西日报;2009年

4 张雯;开国将军子女向抗战馆捐赠文物[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万德强 余安安;袁渡镇发现抗战时期巨幅标语[N];宜春日报;2010年

6 陈训先;抗战时期一份致华侨的珍贵回批[N];潮州日报;2010年

7 ;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8 罗先哲;抗战时期的耀南剧团[N];联合日报;2010年

9 甄光俊;抗战时期的天津艺人[N];天津日报;2010年

10 宋明;《鹰落凉山》:揭秘抗战时期的凉山往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卫国;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谢廷秋;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祖平;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体制下的政治参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7 莫子刚;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D];四川大学;2005年

8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3 付国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事法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商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劳开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情报工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再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难童教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3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03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