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望与失望:巴黎和会前后留美中国学生的期待与抗议
本文选题:留美学生 + 巴黎和会 ; 参考:《理论月刊》2017年05期
【摘要】:在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之际,约有近两千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就读。与当时中国的广大民众相似,留美学生们对美国以及威尔逊总统在和会上扮演国际公理角色寄予厚望。然而,随着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留美学界掀起了一场救国抗议的国民外交运动。以国防会和爱国会为主的留学生社团纷纷召开集会、发表通电、印刷宣传册,向留美学界以及美国政府和民众表达中国的立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也让留美学生开始重新思考救国道路以及自我的使命。
[Abstract]: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in early 1919, about 2,000 Chinese students were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Like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nese people at that tim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d high hope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esident Wilson would play an international role in the peace process. However, with the news of China's diplomatic failure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scholars in the United States set off a national diplomatic campaign of national salvation protests. The National Defense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ich are dominated by the Congress, have held rallies to publish electricity, print brochures, and express China's position to scholars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to the US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China's diplomatic failure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also led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rethink the path to national salvation and their own miss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OA140119)
【分类号】:K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建标;;民族主义旗号下的多方政争: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运动[J];历史研究;2012年05期
2 周斌;;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形成及其含义述论[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3 罗志田;;“六个月乐观”的幻灭:五四前夕士人心态与政治[J];历史研究;2006年04期
4 何艳艳;“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1923—1924)[J];近代史研究;2005年04期
5 印少云;近代中国的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J];学术研究;2004年03期
6 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水海刚;;虞和平与中国商会史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7年02期
2 林伟;;奢望与失望:巴黎和会前后留美中国学生的期待与抗议[J];理论月刊;2017年05期
3 王墨翰;;欧战协济会及相关史事述论[J];阴山学刊;2017年02期
4 陈碧娟;陈潇;;论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流变[J];传承;2016年01期
5 王鸿;;法国道路还是德国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6 王东平;;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缘起及活动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7 孙会修;;道德强国之梦:民初俄灾赈济会述论(1921~1923)[J];史学月刊;2015年09期
8 黄育聪;;南开新剧团与早期话剧剧本创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8期
9 李云泉;;晚清东亚变局与近代“外交”一词的起源——以中朝关系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02期
10 赵兵;;“世界潮流”: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一种世界想象[J];人文杂志;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建标;;多方的博弈:余日章、蒋梦麟与华盛顿会议[J];史林;2011年06期
2 周斌;;论华盛顿会议前后的全国国民外交大会[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葛军;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外交[J];世界知识;2005年10期
4 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J];近代史研究;2005年02期
5 贾中福;清末民初的国民外交思想论析[J];学术探索;2004年12期
6 印少云;近代史上的“国民外交”[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7 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虞和平;五四运动与商人外交[J];近代史研究;2000年02期
9 罗志田;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J];近代史研究;1999年04期
10 来新夏;华盛顿会议与中国民众运动[J];民国档案;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君;许yN凡;;中国近代留美学生问题研究综述[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5期
2 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J];史学月刊;1982年04期
3 杨雪;;清末留美学生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9年17期
4 赵润霞;郭建铭;;民国时期山西留美学生的贡献及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5 刘玉山;;试论19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的保钓运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6 王玉国;;1974年台湾留美学生“保沙运动”述论[J];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06期
7 解玺璋;;新民之路:以留美学生为参照[J];博览群书;2013年04期
8 黄知正;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J];近代史研究;1989年02期
9 梁碧莹;“庚款兴学”与中国留美学生[J];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10 蔡勤禹;留美学生与白话文运动[J];民国春秋;199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志强;中国早期的“海归派”[N];北京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松;晚清中国留美学生的构成及社会影响研究(1872—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旭;简析近代中国留日、留美学生差异及其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令召;庚子赔款与近代河南留美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9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1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