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7 12:59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 + 理论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文化方针和政策,并且紧密联系抗战实际领导了抗战文化运动,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与此同时,抗战文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的特点,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试图从整体入手,运用历史分析、史论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理论与实践及其特征作系统和全面地分析,进而客观具体地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本文共分四部分: 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对抗战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指导方针予以简要分析,概述了抗战文化的性质、任务和作用,进而阐明了抗战文化的基本政策。 文章第二部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从如何巩固扩大抗战文化统一战线出发,提出了积极组织抗战文化团体、团结帮助进步文化界人士的举措,同时阐述了抗战时期的教育、新闻出版、文艺创作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文章第三部分总结了抗战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首先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其次是阶级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第三是继承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文章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启示。在历史作用方面,首先是凝聚抗战力量,壮大抗战队伍;其次,宣传党的主张,引领抗战潮流;第三是丰富中国文化,重视文化选择多样化;第四是唤醒民族精神,为抗战提供精神动力。在现实启示方面,提出了要把文化作为全局性地突出地位;正确对待知识分子,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四项启示。
[Abstract]: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s the first national liberation war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resist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enemi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nearly a century, and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decline to rejuvena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mulated a set of correct cultur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led the cultural movement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hich provided a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and spiritual impetus for the overall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e of Anti-Japanese War itself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enlightening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da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theory and historical theory. And then objectively and concretely evaluat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of the anti-Japanese culture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ltural theory of the CPC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Firstly,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of anti-Japanese culture are briefly analyzed, the nature, task and function of the culture of anti-Japanese war are summarized, and the basic policy of the culture of anti-Japanese war is expounde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arting from how to consolidate and expand the cultural United front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actively organize cultural groups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unite to help people in the progressive cultural circ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expounds the education, press and publi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results. The third part summarizes the thre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culture, firstly,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nature and extensiveness, secondly,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 and nationality, and the third, the combin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openness.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role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anti-Japanese culture. In terms of its historical role, it is, first, to consolidate the strength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nd to expand the rank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secondly, to propagate the Party's ideas and lead the tren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ird, to enrich Chinese cultur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choices; and fourth, to awaken the national spirit. To provide spiritual impetus fo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he aspect of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revelations, that is, to take culture as an overall prominent position, to treat intellectuals correctly,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cultural workers, to develop advanced culture, to carry forward the main melody of the times, and to persist in the service of culture for the peopl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231;K2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留宝;罗国辉;;多重权力网络下的秘密组织——以抗战时期山西秘密组织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张富文;张磊;;试论刘少奇的党性修养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赵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论传统文化与新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贾立臣;;“三个最大的机会主义的错误”探源——剖析布哈林在中共六大政治报告中的一个论点[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7 王海光;;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高层权力的转移:对毛泽东领导权威形成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8 李红梅;;三青团成立的原因新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张燕华;试论中共党员标准的基本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余恕诚;20世纪中国诗学研究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刚;;“两个口号”论争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岳思平;;论新四军的铁军精神[A];铁流12——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C];2007年

3 杨晓;;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研究的历史演进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李格;;毛泽东筹建中央人民政府的计划和基本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张瑜;;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永君;王晓书;;建国初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敏先;曹冬梅;;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抉择和设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珂;;再论建国前夕毛泽东对美国的和解努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贵田;;论中共满洲省委撤销原因及利弊得失[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10 赵晓光;;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笺;主流文化对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影响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万笑男;从女明星到人民演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5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6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胡涵;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质[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慧;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丽;民国时期的安徽留学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1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31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