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一三事变前在长江流域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本文选题:长江流域 + 八国联军侵华 ; 参考:《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年11期
【摘要】:正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长江流域进行了长时间和大范围的活动。它分为普通和特别两种类型:前者由日舰水兵临时组成,用作口岸警备的辅助手段,从1923年起还被派到日本商船上护航;后者则由日本国内的海军镇守府编组并派出执行特别任务,非法驻扎长江口岸。随着中日矛盾不断激化,日本海军陆战队日益频繁地对长江流域各种力量实行打压甚至兵戎相见。1927年,日本"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开始非法长驻上海和汉口,且在1932年挑起"一·二八"事变后正式建制,
[Abstract]:Beginning with the eight-Power invasion of China, the Japanese Marines carried out long and extensive activ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general and special types: the former is composed of Japanese warship sailors temporarily, as an auxiliary means of port guard, and has been sent to Japanese merchant ships for escort since 1923; The latter was organized by the Japanese navy and dispatched to carry out special missions and illegally stationed at the Yangtze River por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ino-Japanese conflicts, Japanese Marines increasingly frequently suppress or even fight each other against various for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1927, Japan's "Shanghai Special Marine Corps" began illegally stationed in Shanghai and Hankou. And in 1932, after provoking the "1 / 28" incident,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was established.
【分类号】:G63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文;长江流域示意图[J];科技文萃;1995年02期
2 刘保昌;;流域服饰研究的文化视角与理论架构——读《长江流域服饰文化》[J];江汉论坛;2007年01期
3 顾金妍;;构建推动长江流域合作治理的各地方政府利益协调机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4 余田;;一部展现长江流域全貌的工具书——《长江大辞典》诞生[J];学习与实践;1996年11期
5 程小兵;长江流域科技带建设的基本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6 刘望保;长江流域九省二市现代化水平比较[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7 裘士京;;长江流域的文明之花为何迟开[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8 要长春;;我国的“火炉城市”为何在长江流域[J];地理教育;2011年Z2期
9 刘礼堂;唐代长江流域民俗文化散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黄金辉;长江流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民族性格的影响[J];社会科学;198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守仁;刘宁;;21世纪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方略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袁国保;耿月明;杨祖荣;杨光军;;长江流域杂交棉生产应用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范一林;张平仓;;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研究综述[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4 沈丹;许田;苏蓓蓓;何大韧;;长江流域的河流网络及其统计描述[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沈浒英;万汉生;张方伟;;长江流域汛期旱涝趋势预报方法与实践[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6 雷慰慈;陶仲仁;;论长江流域生态形势、灾害趋势与湿地农业建设走势[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沈浒英;万汉生;张方伟;;长江流域汛期旱涝趋势预报方法与实践[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8 吴胜;;关于长江流域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9 张玉华;冯明汉;任洪玉;马力;;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三级区划分与功能定位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薇;陈进;;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对策[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人民;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仍然严重[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朱俊君 周长征 杨林;长江焦点十问[N];人民长江报;2007年
3 国风;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4 记者 朱俊君 见习记者 聂颖;“凤凰”为长江流域多省解渴降温[N];人民长江报;2008年
5 通讯员 吴立霞 刘莹;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备战长江防汛[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记者 张明禄;长江流域强降雨影响农业生产[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记者 杨亚非;长江流域2009年水质有所改善[N];人民长江报;2010年
8 通讯员 赵梅 记者 聂建春;长江流域防汛抗旱会议召开[N];安徽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景山;长江流域青少年植树行动在11省区市同步展开[N];农民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吴涛 孙续刚;长江流域定量降水估测系统初步建成[N];中国气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萃长;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金妍;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对长江流域合作治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黄廷义;长江流域管理体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建忠;长江流域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宏观调控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黄勇;基于水土保持的长江流域水土防护林配置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陈敏;长江流域住宅新风技术评价[D];重庆大学;2009年
6 赵小彬;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端午风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杜良敏;长江流域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棘;长江流域城市住宅阳光利用方式及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刘洋;唐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与蝗灾[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少庚;清代长江流域竹木商业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8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3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