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光复各省的防奸锄奸——以沪军都督府为中心
本文选题:汉奸 + 辛亥革命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辛亥各省光复,防奸锄奸成为重要任务。由于坊间传闻、媒体报道以及别有用心者的攻诋,加上汉奸罪是政治而非法律术语,使得锄奸范围事实上大为缩小,汉奸问题却看似乱象纷呈。实则以沪军都督府为代表的各省军政权和南京临时政府,都力求在确保政权稳固和树立文明形象之间取得平衡,分设了侦缉和执法机构,相互制约,严格掌控汉奸的指认及处置,有效地防止了滥捕乱杀。而政坛变幻波谲云诡,昔日的汉奸不断转身成为共和的元勋,判断汉奸的尺度差异,不但造成各地光复政权之间的裂痕,而且使得领袖与基层出现严重分歧,考验着革命党的政治伦理。
[Abstract]:The provinces of Xin Hai were restored, and the prevention of rape-hoes became an important task. Because of hearsay, media reports and the attack by those with ulterior motives, plus the fact that the crime of traitors is a political rather than a legal term, the scope of the hoes has in fact been greatly narrowed, but the problem of traitors seems to be in chaos. In fact, the provincial military regimes and the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represented by the Shanghai military and military authorities, have made every effort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regime and establishing a civilized image. They have set up separate detec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and restricted each other. Strict control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traitors,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indiscriminate arrest and killing. And the political upheaval is turbulent. The traitors of the past have constantly turned to become the Yuan Honours of the Republic. Judg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andards of the traitors not only caused cracks between the restored regimes in various places, but also caused ser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leaders and the grassroots. Test the revolutionary party's political ethic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方;试论唐西州都督府与西州政府的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2期
2 张鹤泉;;东晋都督诸州军事设置的特点及其权力问题试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6期
3 介永强;;唐代都督府政区的全景图——《唐代都督府研究》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4 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J];史学集刊;2008年02期
5 陈连开;;唐朝渤海黑水两都督府述略[J];历史教学;1980年03期
6 荆德新;论云南军都督府[J];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张焯;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J];史学月刊;1994年06期
8 张鹤泉;北魏都督诸州军事制度试探[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6期
9 艾冲;唐代河西地区都督府建制的兴废[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10 艾冲;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春园;;论滇西军都督府的成立和撤销[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2 艾冲;;唐代江南地区诸都督府建制的演变——兼论唐后期节度使府建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吴乾兑;;上海光复和沪军都督府[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4 王雄;;明朝的蒙古族世家[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盖晓冬;四川都督府证章[N];中国商报;2007年
2 杨来青;“一战与青岛”述略(之八)[N];青岛日报;2014年
3 刘瑞;唐“褒州都督府之印”、“硖州之印”封泥考[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潘先林;“七族共和”:云南军都督府对“五族共和”的丰富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刘发生;革命浪潮中的贵州首任都督杨伯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王树连;隋唐疆域的拓展[N];中国测绘报;2006年
7 朱江;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东北产品参赛中日交涉始末[N];中国档案报;2010年
8 蔺茂奎;唐朝在塔城区境的建置[N];塔城日报;2010年
9 谢本书;辛亥腾越起义[N];云南政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凯;隋唐政治地理格局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鹏;北魏都督制论考[D];山西大学;2008年
2 马世宏;都督制在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与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冬;明代五军都督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保宏彪;唐高祖至高宗时期益州行政机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丽;魏晋南朝都督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维;唐代前期北部边疆治边机构研究(618-755)[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春华;唐代折冲府数目及分布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马莉雅;唐代荆州政治经济变迁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7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5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