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关与通商口岸城市调研
本文选题:晚清 + 海关 ; 参考:《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晚清新式海关,即洋关,是晚清中国一个极其特殊的组织。与一般的海关不同,除遵照一系列中外条约的相关规定以及海关制定的规章开展监管、查私、征税和统计等四项本体业务外,晚清海关还曾兼管、兼办国内税关、邮政、海务、教育等各种事务,参与、介入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各种活动。与此相呼应,晚清海关曾在各通商口岸城市展开各种调研,留下数量可观的调研档案资料。这些调研档案资料因覆盖面广、连续性强、权威性高、情报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Abstract]:The new custom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namely the foreign customs, was an extremely spe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customs, in addition to following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a seri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eaties an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mulated by the Customs to carry out supervision, private inspection, taxation and statistics, the Custom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lso managed and handled domestic tax, postal, and sea affairs. Education and other affairs, particip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the Qing government's political,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activities. In response, customs in late Qing Dynasty carried out a variety of research in various commercial port cities, leaving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research files. These files have high historical value because of their wide coverage, strong continuity, high authority and strong information color.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F752.59;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方志钦;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2 吴松弟,方书生;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J];史学月刊;2005年03期
3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及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述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国;;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2 易学;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盛立生;;赫德与近代常关[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李丽杰;;“九·一八”事变后重庆抵制日货运动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5 邓晓;川江流域的物产、木船与船工生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张友谊;重庆开埠与近代四川对外贸易的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7 徐建国;;清末官办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研究(1896-1911)[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莉;;近代华侨投资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以闽南地区为中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刘旺;杨海群;;近二十年来近代中国外籍税务司制度研究述评[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百浩;严昕;;近代厦门旧城改造规划实践及思想(1920—1938年)[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黄汉民;;长江口岸通商与沿江城市工业的发展[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3 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4 戴一峰;谭新喜;;中国海关国际化进程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林星;;近代日本人和台湾籍民在厦门的活动[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林星;;社会风俗的演变与厦门城市的近代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张志勇;;赫德与中英滇案交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8 郑振满;;国际化与地方化:近代闽南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任智勇;;晚清海关二元体制沿革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10 林星;;社会风俗的演变与厦门城市的现代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4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羌建;近代南通棉业发展研究(1895~1938)[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杨思声;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钰;利益集团与清末自主开放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卞凤奎;台湾总督府的华南与南洋拓进政策[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单冠初;南京国民政府收复关税自主权的历程[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宁;中国海关中的德国之声1861-1917[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晓江;中国近代海关华员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秀玲;金登干与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淦;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世博会中国馆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张晶;抗战时期重庆工人收入与生活状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向春凤;近代重庆进出口贸易研究(1873—1919)[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阳;清末商约谈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芳;晚清灯塔建设与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金玲;清末财政整理研究(1908-1911)[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志钦;近代中国海关的特异功能──洋员对华的情报活动[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2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述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02期
3 关史,雅真;拓展中国海关史研究─—陈诗启教授八秩寿庆暨“中心”十周年笔谈[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戴一峰;;晚清海关与通商口岸城市调研[J];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2 吴松弟;;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分布[J];历史地理;2014年00期
3 徐峰;;经济领域变革对19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之影响[J];北方论丛;2013年04期
4 蔡云辉;中国近代开放城市的特点[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5 刘海岩;郝克路;;城市用语新释(十一) 城市的开放:商埠与租界[J];城市;2007年11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水海刚;;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外部市场研究——以近代福州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本文编号:2067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6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