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中国留日热潮的日本因素
本文选题:甲午战争 + 留日学生 ; 参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甲午战后,中国人并未因战败受辱而裹足不前,反而痛定思痛,以"知耻而后勇"的精神与气魄,主动向日本学习,掀起了近代中国轰轰烈烈的留日运动。刚刚摆脱半殖民地危机的日本,由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率先于欧美诸国普及义务教育,故在中国留学生蜂拥赴日时,能够接受和施以教育。亚洲主义者打着"同文同种"和"亚洲主义"的旗号,劝诱、蛊惑中国学生赴日留学。日本政府则从培养亲日分子和向大陆侵略扩张的目的出发,积极接受中国留学生,从而为甲午战后中国留日热潮的兴起提供了相应的政治保障。但是,日本政府和亚洲主义者别具用心的留学教育目的,不仅为留日学生与日本政府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且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未来的中日关系。
[Abstract]: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Chinese did not hold back because of defeat and humiliation, but learned from pain and took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from Japan with the spirit and spirit of "knowing shame and then being brave", which set off a vigorous movement to stay in Japan in modern China. Japan, which had just got rid of the semi-colonial crisis, took the lead in populariz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f its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o it was able to receive and provide education when Chinese students flocked to Japan. Under the guise of "homology" and "Asianism", Asianists seduce Chinese students to study in Japa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pro-Japanese elements and expanding into the mainland, actively accepted Chinese students, thus providing the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rise of the upsurge of China's stay in Jap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Howeve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Asianists' intention of studying abroad not only set the stage for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Japanese students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but also affect the future Sino-Japanese relations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日本政府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项目编号:14BZS08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8.9;K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琳;;清末留日热潮成因初探[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杨柳;;清末中国学生留日原因新探[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吕顺长;清末留日学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关于清末“五校特约”留学的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汤奇学,孟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韩小林;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4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章征科;;洋务运动时期士向知识分子的初步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黄路阳;;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述略[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刘功君;;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赖骏楠;;建构中华法系——学说、民族主义与话语实践(1900—1949)[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9 吴洪成;张艳芳;;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思潮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史景轩;王印华;;日本教育审议会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权赫秀;;“自顾不遑,断难干预”——清政府对日本吞并大韩帝国的认识与反应[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朴今海;朴君峰;;20世纪初日本对东北朝鲜族地区的教育侵略[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徐志民;;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4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5 王帅;;比较新罗与日本的遣唐留学生教育活动[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樊慧英;;中国近代技术学校的产生及其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朱宗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8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王立娟;田莉;;近代日本小学教育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徐志民;;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述评(1896~1931)[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如意;临时教育会议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4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5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玉姣;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丹;五四时期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娟;诚信教育视域中日本对儒家诚信观念的借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付中玮;留日士官生与中国军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鑫;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成效及启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仕铋;我国中学校长聘任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可英;民国时期中国人编日语教材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王璐;日本高等工科教育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忠萍;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美;全面抗战爆发前留日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04期
2 李红;清末山东留日学生与山东辛亥革命[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王春南;南京国民政府对抗战期间留日学生的甄审[J];历史档案;1994年01期
4 周孜正;汪伪的留日学生教育[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3期
5 王慧;;中国早期留日学生及影响[J];文史月刊;2009年08期
6 桑兵;;留日学生发端与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7 金安平;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J];近代史研究;1990年02期
8 赵冬,邢润川;清末民初中国留日学生的科技活动及其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5期
9 杨东明,纪昌和;试论留日学生与中国的近代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周立英;;留日教官与云南陆军讲武堂[J];学术探索;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扬鸣;;浙江早期留日学生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学生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3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戴学稷;;清末留日热潮与辛亥革命[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5 张元隆;;辛亥时期江浙留日学界对近代国家观念的播扬[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6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邵宗海;白中t+;;同盟会成立时知识分子对孙中山态度的转折[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詹逊;;中国留日学运与辛亥革命之关系[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9 彭国兴;;华兴会几个问题的研究[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10 陈绛;;坚韧不拔、光明磊落的宋教仁[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敏;回眸近代留日潮[N];团结报;2011年
2 演讲人 王晓秋;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颜军;留日学生同乡会与清末变革[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王晓秋;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马连儒;王希天思想发展和救国道路的历史价值刍议[N];协商新报;2006年
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清廷“制造”的革命党[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屠亚芳;嘉兴名人与百年前的留学潮[N];嘉兴日报;2005年
8 沈洁;读书看报是如何触发革命的?[N];东方早报;2011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志强 副教授 王瑞华;中国留学生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进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罗韦;开通风气 以期自强[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樊国福;留日学生与直隶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D];河北大学;2012年
2 刘学兵;王希天生平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D];上海大学;2010年
6 庄和灏;法国人视域下的清末变局与列强应变[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红军;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D];复旦大学;2010年
8 董说平;晚清时期日文史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宇;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秀;张之洞与清末留日学生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陈丹;五四时期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玖玖;民国时期山东留日学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金莲;走出夔门——论清末四川留日学生[D];西北大学;2003年
5 王勇;日俄战争前后留日学生心态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燕;留日学生与清末立宪运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姚媛;民国时期浙籍留日学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罗娜;留日学生与中日山东问题交涉[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真珍;清末留日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牟永如;清末社会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7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17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