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的历史考察
[Abstract]:A great revolutionary war must be matched by a great propaganda and agitation, The War of Liber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between 1945 and 1949 can be said to be a great and brilliant revolutionary war among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finally won a national victory in China's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victory of this great revolutionary war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effective propaganda work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Judging from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this war,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as able to stand ou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superiority and inferiority of the weapons and equipment of Xiaomi plus rifles over planes and tanks and the great disparity in the number of troops and the strong and weak enemy forces are very prominent.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we won the final victory by destroying more than 8 million Kuomintang troops, except for war justice, more assistance in war, bravery and good war, and proper command. Good political work, especially successful propaganda, is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From the propaganda of the post-war situation, the opposition to civil war dictatorship and the struggle for peace and democrac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o the victory over the military struggle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full-scale civil war, the propaganda of the people's Democratic Movement and the Land Reform Movement in the area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tate. Before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to establish the new China, the Party's polic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propaganda for the future of new China. The propaganda work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has won a broader mass base and gained political initiative,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Under the correct leadership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Mao Zedong, the Party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great historical practice of propaganda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propaganda work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is still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to the Party's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the great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鹏鸣;试论康有为的大同理想[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3 叶昌友;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4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黄德渊;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白友涛,柴静;毛泽东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林英;红军长征途中少数民族革命运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8 王进芬,马振江;毛泽东的青年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沙健孙;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沙健孙;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晓勇;;论毛泽东早期对资产阶级的认识[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芸;熊河水;;铁军精神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征[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4 蔡继煌;;为中华腾飞弘扬铁军精神[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5 张骏德;;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误区[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李坤栋;;中西融合 古今贯通——从吴芳吉的白屋体新诗理论与创作看中国新诗的发展途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王守稼;缪振鹏;;《甲申三百年祭》及其在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8 王聿修;杨炳昆;唐明中;;郭沫若早年的爱国主义——读《郭沫若少年诗稿》札记[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9 姜红;;毛泽东重视历史文献的研究与利用[A];高校信息文献开发与利用——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第6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重塑权威、重塑核心[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曾令勋;1954年至1965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周敬青;关于林彪集团问题的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传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国庆;毛泽东党的阶级基础论及其对党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3年
2 唐斌尧;继承与超越:从新民主主义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晓明;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锦;试论报纸新闻传播的审美系统构筑[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欧健;新中国前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反思[D];河南大学;2001年
7 田锡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探析[D];河南大学;2001年
8 赵胜利;农区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绥化市农区工业化发展战略[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9 李冬安;文化渗透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表现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夏晓丽;过渡时期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观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29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2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