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在敌后抗战中的磨擦

发布时间:2018-07-31 08:02
【摘要】:抗战时期,国共两党都在沦陷区开展游击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挑起国共磨擦。国共磨擦是国民党军事限共的主要形式。国民党的限共磨擦并未达到目的,反而加速了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失败。
[Abstract]: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both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carried out guerrilla warfare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entered the stage of confrontation, the Kuomintang army provoked a conflict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Kuomintang's military restri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Kuomintang's limited-Party friction did not achieve its purpose, but accelerated the defeat of the Kuomintang's guerrilla warfare behind enemy lines.
【作者单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K26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游击战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1期

2 李达;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J];近代史研究;1982年02期

3 莫岳云,郭铁;试论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关系[J];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01期

4 黄天华;;也谈中条山战役期间的国共关系——与杨奎松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5 同书琴;;从抗战时期国民党处理中共问题的政策思路看国共磨擦[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抗战后期中共开明士绅工作的弱化及其原因简析——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刘善庆;抗战中期一次典型的消极避战之役——浙赣会战述评[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3 樊卡娅,朱超南;苏联援华与皖南事变不能构成因果关系[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4 王亚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政策对其政治合法性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5 房列曙;;“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陈浩;;简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党政关系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7 朱祖希;;北平的新生与古城保护[J];北京档案;2009年03期

8 丁青;;中国多党合作60年的成功实践[J];北京党史;2009年05期

9 王炳林,郎丰君;抗战时期中共及其领导的力量发展壮大的原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章百家;;探索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的历程[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2 熊辉;韩婷芬;;试论毛泽东文化自觉思想[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3 陈令军;;东北抗日联军的作战特色及作用探讨[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明;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全海;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孙秀艳;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岸冰;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靳东明;皖南事变严重损失的原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端龙云;南京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27-1937)[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松松;中国共产党老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范五三;张宪文与中华民国史研究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杨;抗战时期延安南区合作社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吴映梅;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党派的统战工作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亢凤华;论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湖北的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蕊平;试析在汉报刊对武汉会战的舆论宣传[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婷婷;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反腐败立法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邓野;;皖南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J];近代史研究;2008年05期

2 杨奎松;;关于中条山战役过程中国共两党的交涉问题——兼与邓野先生商榷[J];近代史研究;2010年04期

3 杨奎松;国民党走向皖南事变之经过[J];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04期

4 唐利国;关于国民党抗日游击战的几个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黎世红;;国共两党敌后抗战的差异[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154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154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